我心中的教师,没有什么特殊的标签。
人所固有的,教师也无不俱有。
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有自已应该遵守的职业操守。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遵守一位公民所应遵守的公民准则和法律条款外,也得秉承本职业所要求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恪尽职守,模范遵守本职业从业人员现定的行为现范。
凡是称职的教师,既要遵循履行和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工作责任和使命,也必须享受公民所应享受的一切权益。
有权安排自己工作之外业余时间的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有权追求自已认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
有权力期望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活待遇,享受应有的社会地位。
换言之,一位合格的教师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付出与获取这二者的完美匹配值作为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心理预期。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怎么造就好家长?有人建议家长学习传统礼仪规范,你认为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千真万确。良好的家庭素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云“近朱者亦,近墨者黑”,这话真有它的道理。孩子的生活起居,影随父母,而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模仿的典范,优质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垫铺上了一条阳光大道。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养”好孩子。
孩子在出生前就要开始养孩子了,必须营养到位,睡眠充足。孩子出生后,更要精心调养,衣食住行都要用心照料。孩子有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这是前题。
其次要“育”好孩子。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其一,要提高文化素养,家长要尽可能地多摄入文化科学知识,虽不求精,但求广,天文地理,语数英科都懂一些为最好,这样对解答孩子的问题或辅导孩子大有補益;其二,提高品行修养,家长的“言”要有分寸,经常文明用语,礼貌用语,技巧(幽默)用语;家长的“行”要得体,尊老爱幼,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宽容心。
总之,家长既要养好孩子,更要育好孩子。家长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要做孩子的表率,潜移默化地熏陶、滋养着孩子!
当然,家长学习传统礼仪规范,是必要的,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