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个人礼仪,对个人来说,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对国家来说,个人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文明的要求,调整行为,唾弃陋习。个人礼仪从这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英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礼仪?
英国人是特别注重礼貌的,如果不注意这点,就会被视为粗野。在英国,人们相见,应酬话很少,很简单。经常谈论的话题是天气和新闻。英国人对生活中的一些私事很注重,除了很密切的朋友外,一般人不能询问对方 生活中的一些事。尤其是妇女的年龄,从不许别人过问,因为年龄往往牵涉到社会问题。
在英国,许多妇女都得靠他们的丈夫过活,她们找个好丈夫得碰运气。同时,妇女年 龄越大,在寻找配偶上就越困难。因此在英国,妇女年龄是一桩秘密。在法国和意大 利等国,人们见面时,经常同对方握手,有时拥抱接吻,表示亲热、友好,可是在英国, 朋友见面时握手、拥抱的情形很罕见。
该国还有“妇女第一、妇女优先”的社会风气。男女同行,到家门口时,男人须 让妇女先行;在公共车辆上,妇女优先上车,或给予某种方便;在街头行走,男人走 在行人道的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受到伤害的是妇女。但在工作报酬上,男人优于 妇女。讲文明重礼貌在英国风尚中占有重要地位。
访问客人,切忌径直而入,首先要敲门, 直到主人应声说“请进”时才能进去。进入大门,男人必须脱帽,哪怕是寒冬腊月也 得脱帽,进入教堂也同样如此。而妇女则迥然不同,妇女进入教堂必须戴帽或戴头巾, 至少得有面纱。英国人平时谈吐语言中,“请”、“谢谢”等使用得非常普遍,家庭中也是如此。
父 子同桌吃饭时,父亲叫儿子把盐、酱油或其他东西拿过来,也得说声“请把盐拿给我' 当儿子把父亲所需要的东西拿过来以后,做父亲的一定要说声“谢谢”,夫妻、母女等 之间也不例外,如若孩子在饭桌上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说“给我一块面包”,母亲会回 答他:“什么,给我一块面包?”孩子得重新说:“请给我一块面包。
”这些生活用语在 英国是非常严格的。英国人说话从不高喉大嗓。在街上听不到高声叫喊,在家里说话也尽量把声音放低。孩子们说话声稍大一点,家长马上“嘘”的一声,向孩子们提出警告。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声音屋外是听不见的。汽车非不得已不准鸣笛。在英国你会感到处处都很安静。
大多数英国男子不留胡须,。注意刮脸。英国大多数男子用领带或领结,不论职位 高低都如此。英国人多有幽默感,并以此为自豪,如果你说某人没有幽默感,他听了 会大发雷霆。每年4月1日,是英国的愚人节,人们可以彼此开玩笑,哄骗对方,但这种开玩 笑或哄骗对方到这一天中午12时必须停止。
开玩笑也好,哄骗对方也好,有一些则要 忌讳,这就是对国王、女王、宗教不能开玩笑,不能哄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