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仪式感?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5-28 14:10   点击:246  编辑:慕容子   手机版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说说什么是仪式感。

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在其《过度礼仪》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礼仪’’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存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仪式。每一个人的一生均有具有相似的开头和结尾的一系列阶段组成:诞生、生长、结婚、为人之父母、上升到一个社会更高阶层、以及死亡。

其中每一个事件都伴有仪式,是自己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个确定的境地。

同时他认为,无论个体还是社群,都无法独立于大自然之外存在。由于大自然本身也受一种周期性的控制,如黑白昼夜,四季交替,这种周期性就体现在了人类的生活中。

所以说在人类仪式中、包含大自然周期变化过渡中所有的仪式,古人所过的节日,如春节、冬至、春分、夏至等都是仪式。

仪式反应我们的美好愿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仪式可能会存在‘’安慰剂效应,能够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信念。

在生活中古代将士出征会选择良辰吉日出发,愿望是取得胜利凯旋而归,有些人做一些重大事情时会默默祈祷,愿望是能取得成功。

不喜欢仪式感的人,只是不喜欢他们反感的那些仪式,或者不理解仪式感的心理意义。某些情绪也会影响人们的仪式信念。那些不喜欢仪式感的人不会讨厌老板年终发红包的仪式吧?

也有些人觉得那些仪式有些虚头巴脑,没有意义。仪式感的东西似乎只有小女人,小孩们才会喜欢。过日子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也有些人仪不喜欢式感,或许与自己的性格有关,压抑生活的琐事,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让一个人不得不把那些小情怀深藏在心底。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有太多仪式感的东西,比如过节、婚礼、结婚纪念日、生日宴等等,这些仪式感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许乐趣。

仪式具体形式多种多样,马上就要到的春节,写对联、挂灯笼,放鞭炮、还有小孩最喜欢的给压岁钱。这些民俗中的仪式、都有人们美好的寓意。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是有些人仪式感的缺失越来越严重。

我也不喜欢仪式感,不喜欢举行仪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