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音乐演奏会一定要懂音乐才能去吗?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8-07 07:30   点击:196  编辑:公羊强   手机版

不见得!任何事情都是有了了解才会慢慢地喜欢。有了喜欢,才会慢慢地去更深层次的理解……

回答:

请问我们能读懂别人的心思吗?好像没有人能够做到,多数情况下我们连自己都搞不明白。

在欣赏音乐时,通常都会有一种认知惯性,总会把心思花费在如何读懂上面,研究它应当是学者们做的事情,如果。过分探究的话我们可能会错过了很多的精彩。

我想大家是否可以尝试着大胆的放弃一次,放弃非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后再去欣赏的这种观念,放弃的越多越不会纠结。

因为束缚少了,感受力也就越加的丰富起来…。

如何欣赏一场音乐会?

客观来讲,听音乐是人类最自然的心理联想反应,音乐会则是让你心灵放松,尽情审美的一种方式。

首先听音乐会不是附庸风雅,别看别人,你可以把它当成你的独享空间,尽情放肆自己的身心,去联想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万物。

它能让你学会审美,优美的旋律能调动你的情绪,或是跟着它的节奏畅想生活中自然美景,人文事故,喜怒哀思。世间万物都是流动的音乐,只要你用心去感受,都有它的美,这种美好的感观是一场音乐会带给你的另一个世界,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这个世界的关怀。静静的感受演奏者的初衷,他想让你欣赏到的是他能分享给你的他心里的美好。

尊敬音乐,尊敬自己,尊敬万物,这就是一场音乐会值得你欣赏的原因。

剧院里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有很多文章讲过剧场礼节,比如不要乱走动、出声音、拍摄舞台、吃东西等等。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些礼节是怎么来的。

西方传统剧场讲第四堵墙,舞台好像一个盒子,大幕的位置有一座无形的“第四堵墙”,所以剧场要绝对安静、黑暗,为舞台制造出能够让其他观众沉浸的情境。久而久之这种传统剧场成为一种西方中产阶级文化,大家可以在前厅尽情社交,但是演出开始后就要仰望如天堂一般的舞台,做毕恭毕敬的观演。

但是布莱希特的剧场力图打破这种无形的阶级姿态,制造平等的剧场交流。所以在剧组同意的情况下,观众打破第四堵墙,与演员互动交流,也是OK的,甚至不交流互动还是不好的呢。

中国的观众从小被剧场礼仪教育得规规矩矩,殊不知礼仪像戏剧传统一样,也是可以被质疑的。

剧院需要注意的礼义:

1.不可大声喧哗吵闹,以免影响他人

2.观看节目时不可抽烟喝酒

3.不可来回走动,打扰他人

4.保持剧院卫生,不乱扔垃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