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舭邻的黔东南、玉屏、新晃、通道、
龙江以及三江等县。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
“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
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下面从日常习俗、饮食文化、节日、婚俗、
禁忌等方面谈谈侗族的民族礼仪文化特色。
侗族礼仪中的社交礼仪食俗有什么?
侗族好客,凡是来客,不论亲疏,皆视为嘉宾,先以油茶后以酒肉相待。侗族的
饮食活动中有相当多且严格的礼仪,每种礼仪礼节都有其特殊含义,不能随意
更改。
侗家待客时喝油茶也是有规矩的•。主人用双手捧着油茶碗,首先送给客人和长
者,然后才给自家人。
待都有了油茶后,主人一声相邀,才一同举碗喝茶。客人喝
油茶不要客气,客气了反被看作对主人不尊重。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一般至少
得喝三碗,方可放碗。此时,客人只须将筷子架在碗上,主人就明白,不再添茶;否
则,主人会一碗接一碗地给你斟下去。
。
亲家相会或家族聚会,婚嫁生养以及出门人归故里,都要请人喝油茶。寨寨之
间“月也”时举行的大型油茶会,规模可达上百人。
侗家的待客宴,要先请客人、长者入席,然后主人才入座。客人坐定,主人斟
酒,举杯致辞。然后主人首先干杯,客人才饮酒,有“主不喝客不饮”之说。
敬酒
时,主人敬客人,晚辈敬长辈,而同辈之间,则多以“交杯酒”互敬。再就是全席性
的左右轮流饮“团圆酒”。整个饮酒过程,要以酒歌助兴。酒歌有对唱,有一两人
领大家合唱。有的地方还以对歌的输赢作为敬酒或罚酒的依据。或者以没收输者
桌前餐具为罚,如收走筷子,输家只得用手抓菜吃;收走酒杯,输家则须用瓢饮酒。
这也为酒席增加不少趣味。
在酒席上,除了敬酒,还要敬菜。侗族视敬酒敬菜为至尊至敬,以客人吃饱喝
醉为荣。敬菜时,不论酸、鲜、荤、辣,不断地敬到客人面前。客人此时不要推辞,只
要尝一点儿,就算领情了。酒席菜,酸鱼酸肉,一般不再下锅。客人若吃不惯,主人
也会将酸鱼酸肉入锅煎炒一下或放炭火上烤一烤,再让客人吃。
。鸡鸭菜的鸡头、鸭
头,被认为是上品,一定要送给客人或长辈,以示尊重。
有的地方在酒席将近结束时,姑娘们用一只牛角斟酒给后生中的头头喝,并以
歌劝酒。后生头头也以歌作答,并一口将牛角酒喝光,然后将牛角扔出大门。。此时
后生们便纷纷离席进村抓鸡。
不管谁家的鸡都可以抓,将来由寨主付钱。鸡的主
人非但不生气,反而感到荣耀。鸡抓到后,后生与姑娘们之间还有“抢夺”鸡、对歌
等节目。最后由后生们用剪刀杀鸡,交姑娘们去煮制。端上酒席后,后生、姑娘们
又互以歌声表示致谢。
侗族待客还有吃合拢饭的习俗,侗族称之为“腊也”。
即一家来客,近族近邻
纷纷提着自家的佳肴美酒前来会客,将各家的美食美味合拢到一块儿宴请客人。
若是来了贵客,便会惊动全寨。各家来一个成年男子,带来各家的美食,全寨吃合
拢饭。各家食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吃合拢饭前,先由家长、族长或寨中长者举
杯致词,接着众人开始饮团圆酒,吃转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