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连良大鼓书有哪些?
吕连良大鼓书全集大全
吕连良大鼓书全集专辑 吕连良大鼓书全集传辑 吕连良长篇大鼓书全集 吕连良大鼓十大劝全集 吕连良的大鼓专场全集 老来难吕连良大鼓全集 吕连良大鼓打蛮船全集
二、吕连良大鼓书是哪里人?
吕连良是安徽阜阳界首市陶庙镇大吕营人 。
三、唱大鼓书的吕连良先生是那里人?
.他是安徽阜阳界首市陶庙镇大吕营人 我们这人都叫他铁锤 去世好多年了
四、马连良的大徒弟?
马连良大弟子王和霖
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三堂会审》、《三娘教子》。
五、吕连良十把穿金扇共有多少集?
《十把穿金扇》共26集,是盐阜大地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该剧由袁连成编剧,野人导演,李政,吴军等主演;剧情围绕着十把穿金扇的传奇故事展开:在明朝末年,扬州郊区的菜农曹秀儿偶得“十把穿金扇”,并卖给了10个身份不同的人。
六、马连良的两大艺术特点?
马连良两大艺术特色,把小戏唱成大戏,把配角唱成主角!
说到马连良先生,在京剧发展史上有这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不仅仅位列前后四大须生之一,而且也是京剧老生三大贤之一。他所创造的马派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形成。在马派艺术形成的初期便受到了大批京剧爱好者的追求,在马连良先生的早期不得不提的一位人就是邵飘萍先生。在邵飘萍先生的帮助下,马连良先生开始慢慢的发展了自己的风格。今天咱们就来谈一下马派艺术的几个特点,这几个特点在当今已经成为教科书式的典范。
要说马连良先生在京剧改革的路上,确实是下了很多功夫,不仅仅在行头跟人物的揣摩上有这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于京剧剧目的揣摩上有这属于自己一套十分的见解。
我们看马派的代表剧目,从中不难看到有这样一些影子,很多戏都是在马连良先生的改造下,从最早的折子戏改编为了有头有尾的故事,比如咱们都知道的骨子老戏《盗宗卷》、《失印救火》、《黄金台》、等这些剧目最早在京剧的舞台上多数以折子戏呈现的。但是马连良通过老艺人的描述。在原有的基础上赠头填尾使得整个故事比较完整的故事。所以看马连良的戏不像其他的京剧剧目一样。无论剧目的长短,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对于剧种所有的人物关系,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交代。
尤其是马连良的《十老安刘》、《胭脂宝褶》、《火牛阵》。这些戏都在老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尤其是《十老安刘》这出戏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的宫廷戏剧。这也是马连良独有的一出剧目,也是马派的代表剧目之一。还有一出京剧《赵氏孤儿》,在老戏《搜孤救孤》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可以说,马连良把一辈子所有的能耐都放到这出戏上了。
第二:把配角唱成主角
说道马连良的这个特色,的从马连良坐科学艺开始。但是富连成科班二次排全本的《赤壁鏖兵》,马连良担任剧种的诸葛亮一角,但是在《借东风》一场的时候总是感觉十分单。教师爷萧长华在马连良该学会的孙派剧目《雍凉关》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唱腔,这就是后来的《借东风》。在马派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这句话的出处就是马连良的《借东风》的这段唱。也正是因为这段唱的存在,使得诸葛亮这个配角一下成为了男一号!
第二出剧目就是《甘露寺》,故事大家都很清楚讲述的是刘备相亲的故事,但是这出戏最早的乔玄仅仅是个二路老生,也就是咱们现在经常说的男二号。但是马连良听说他的老师最早在这个剧中有一段唱,马连良就把这段唱找出来,经过几个朋友的加工,这就是后来的“劝千岁”唱段。所以说马派有两个段子十分的出名,一个就是《借东风》,一个就是《甘露寺》。在唱上也是最能体现马连良的特色的两个段子。
但现在的科班,只要是演这两出洗,观众们十分认可马派的诸葛亮,十分认可马派的乔玄。在观众的心中,这两个角色非马派不可,对于别的流派地位就稍微差点,纵使别的流派唱这两个段子,也是走的马派路子。所以说马连良对于京剧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用说这些大角色,就是在京剧《秦香莲》当中,观众认为王延龄还是以马派的最佳,虽然没有很多的戏分,但是在马连良演来举手投足都是戏,一段摇板转流水,一段类似解说词的念白,却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七、马连良四大弟子?
马连良的弟子传人众多,其中较有成就者有王金璐、王和霖、迟金声、言少朋、李玉书(女)、尹月樵(女)、申凤梅(女)、周啸天、张学津、冯志孝、梁益鸣、张克让、安云武等。
八、马连良为啥不是四大名旦?
马连良(回名:尤素福,1901年2月28日 - 1966年12月16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
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
马连良是四大须生,不是四大名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