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理素质训练的特点有哪些?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1-13 03:49   点击:206  编辑:申屠柔   手机版

  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 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 练的完整体系。现代科学证明,在训练和竞赛中不仅要消耗身体 能量,而且也要消耗心理能量,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而 只有良好的身体和技术训练,在比赛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
  体 育运动界有人提出,比赛的成功率30%归于心理,70%归于其他。 有学者归纳奧运会成功者的共同心理特点:一是目标定位正确, 注重操作而非结果,心态超脱,心理定向明确,表现出一种高度自 信的竞争心理状态;二是心理准备充分,思维优化和净化程度较 高;三是意志顽强,超越自我、顶住压力、勇闯极限。
  而奥运会失利 者的共同心理特征为:一是心理压力过大;二是比赛中心理调节 不到位;三是角色定位偏离,心理准备不足,盲目乐观;四是想赢怕 输心理;五是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注意力稳定性不强等。在军事体能训练中,同样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而且还 要付出很大的心理能量,若心理素质不良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则难以完成体能训练任务,且容易因心理障碍而发生训练损伤。
  目前我军部队已高度重视官兵的心理健康,但对于因体能训练而 产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仍有待深人。在此我列举两种较为常见的与 训练有关的心理现象,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1) 由于身体素质差,体能训练成绩不达标而导致自信心受 挫和自卑感预防措施如下:一是要将关注点放在身体素质训练 和完成训练任务上,而不要过多地与别人比较,尽可能避免因比较 而产生自卑感。
  二是经常试着换个角度来欣赏自己,恢复高昂的 斗志。可以默不作声地自我暗示,也可大声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 写下来,经常告诉自己“我很棒”“我能完成训练达标任务”等。三是可以和战友们探讨“我在害怕什么”,并和大家共同分享成长经 27 历和内心体验,你会发现大家都曾有过和自己相似的恐惧心理,从 而克服患得患失的意识,提高心理防御能力。
  四是制订完成训练 任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目标宜定在中等难度,并力争完成 以增强自信心,要有阶段性时间限制,定期检查评估。(2) 由于出现训练伤而引起紧张、忧愁、孤独、焦虑、恐惧等心 理军事训练伤在部队较为常见,一且受伤,如果对伤势及预后过 分担心,就可能强化畏难及恐惧情绪,即使伤愈后重返训练场,也 容易自信心降低,形成轻言放弃的行为习惯。
  预防措施如下:一 是学会冷静分析导致自己训练损伤的主、客观原因,学习预防训练 伤的应对策略如预防知识、动作技能、科学训练方法等,树立重新 投人训练的信心和勇气,降低对训练伤的恐惧心理。二是在受伤 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制订的医疗和康复方案,既要避免受伤 部位过度运动造成的继发损伤,又要避免消极养伤带来的肢体萎 缩和功能退化。
  三是单位领导和战友们要多多给予关心、支持和 生活上的帮助,使伤者感受到战友之间的温暖,消除忧愁、孤独感,增强战胜伤病的勇气和信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