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人格,他是一个人跟这个世界相处的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它大致可以表现在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在拉丁文原意里面,人格就是面具的意思。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就是习以惯之,形成习惯的行为是很难改变的,有好的习惯,儿童才会有好的心理素质。
安全感,勤奋,自主性,责任心,荣誉感,勇敢,爱,与人交流,等,基本人的个人品质,都是在成年之前培养出来的。注意保护天性和感性。孩子有其生物层面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又有其独有的特质,要注意不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过分地人为打磨,要保护他的敏觉力、好奇心和想象力。
经不起挫折的孩子以后一点小事可能要了他的命,比如那些学生因为一次考试不好而自杀的新闻,让人痛心。所以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经历一些小挫折,然后心理辅导他估计他从中学习到经验教训,建立自信心。其实,在诸多品质当中,最为重要的还是一个人坚忍的品质怎么样?什么是坚忍,即坚持+忍耐;具体说来就是不受自己情绪的干扰,不受外界眼光及言论的影响,冷静从容地做自己该做的事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而且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都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个目标明确、心理强大的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意志坚定,心无旁骛。而一个沉浸于悲伤和自卑的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时时偏离方向,甚至无法设定方向。
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而且在平时的时候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在面对自己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提点一下,不要乱来就去帮他完成,慢慢的孩子就会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