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
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理解这个定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根据
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解决他们心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但每个学生又
有其独特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重视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以学生
的心理需要,个性需要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希望,树立自信、自立、自强,使其内在潜能得到
充分发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心理学 分析培养良好性格的意义
下一篇:对于小孩的心理素质,能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