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给孩子从小立规矩,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2、 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平时的为人做事就是孩子最好的棒样;
3、 物以类聚,群以类分,父母要懂得筛选孩子身边的朋友,不让孩子和品德不好的人结交朋友。
孩子性格上的弱点可以克服吗?怎么教育好孩子?
孩子的性格【内向型、外向型】并无优劣、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能更具性格制定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习计划。每个人的性格也多是后天形成的,如果您带孩子多与陌生人接触,和孩子一起愉快的玩耍,孩子多半会成为性格开朗的外向型性格;如果您事事要求孩子听话、帮孩子代办一切,要求孩子保持安静、很少与陌生人接触,那么孩子肯定会成为点型的内向型性格。
外向型性格:孩子表现为活泼可爱、见面主动热情,爱与人交往。性格外向的孩子爱表现,自尊心比较强,对于批评的忍耐力较强,适合粗狂式教育。
内向型性格:性格内向往往表现处害羞、胆怯,对周边人的态度非常敏感,与性格内向的孩子相处需要小心。益多与孩子约定规则,到点监督执行就好。我们家孩子属于内向型,生活中比如睡觉、起床、学习多采取与孩子约定时间,到点提醒孩子就会做的很好。
无论孩子属于哪种性格,作为父母都一定要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用优点去屏蔽您认为的缺点,如果实在屏蔽不了,那么就将孩子的缺点积极反向引导。当您把孩子的缺点反向引导时,他的缺点就变成了优点。
2018年第一次来北京,很荣幸去了第二届全脑教育峰会现场。会场里有约10个做才艺【快速记忆、一心多用等等】的孩子,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通过观察和询问,我发现这些学习的高手们不会主动与朋友玩耍,第二天开始至会议结束【共5天】,我做了一件事,把孩子们组织到一起玩,请他们将各自的技能教与同伴。其中,有一个天津来的7岁的小朋友,他有些调皮,游戏中总喜欢骂人、吐口水、人东西、打人。弄的大家对他都很反感。我们就和他明确了一个约定,他骂人、吐口水、人东西、打人这些行为不被允许,如果有犯就在会场后侧跑圈,他答应了。但是不久就犯了,问他是否有错?是否愿意被罚?他不愿意,那么做法就一个大家都不和他玩了【包括和他一起来的一个姐姐】。我们还在继续游戏,他只能一个人回到展台,但是他还是很想和大伙儿一起玩的...... 不一会儿他来找我,说想和大家一起玩,我告诉他,和大家一起玩可以,但先前的处罚要加倍。他去完成了处罚,然后一起玩,就这样经过两次处罚之后,他也变得很好了,而且对于游戏很有主见。
教育引导孩子成长,与孩子约定成长规则很重要,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对于他们自己认定的规则,都会很好的维护。因为,每个人都很善于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