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自己喽,如果只是自己玩一玩,当然不多大必要,如果是想通过围棋获得一些收入或者参加一些比赛那还是需要的,相当于资质认证一样,没有证书谁会认可你。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有技术就行,但是你最多只能在小范围内得到认可,想得到大众的认可正规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围棋,初心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提升孩子的素养,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对于围棋考级这件事却不太在意,于是,他们对孩子的学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孩子要学多久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孩子只要喜欢下就可以了,顺其自然就好。
其实,如果一开始学棋,就给孩子定下一个目标考级。孩子在后面也不会很快的对围棋失去兴趣。
孩子学围棋,倘若仅仅满足在上上课、和班上的伙伴下下棋,而没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很快就会懈怠。从教学经验看,考过级和没考过级的孩子,学习的状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参加过级位赛的孩子,特别是在比赛中落败的孩子,求胜心会更加强烈,在平时的上课、练习也更加用功。就像武侠小说中在武林大会上落败的剑客,回到深山潜心修炼,因为他的心里,有个很想打败的对手!
为了证明孩子的潜力,学习的效率,我们也需要考级。
级位证书是孩子努力的证明,是孩子围棋学习之路的里程碑。级位赛能客观地反映出孩子的围棋水平,平日的学习到底结果怎样,得参加一次考级才能知道。而在级位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地纠正,更有利于今后的围棋学习。
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挫折教育,在胜负的历练中成长,我们也需要考级!
围棋的段位赛级位赛,和钢琴等乐器的考级有很大不同。围棋考级有名额限制,只有在积分赛的前几名才有资格晋级,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不停地打败别的孩子,每一轮的胜者将在下一轮强强对抗,你的对手只会越来越强。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钢琴考级这种通过性的考试可以相比的。所以,围棋考级有“一次考级十次课”的说法。
能在级位赛中脱颖而出的孩子们,以后走向社会,面对更残酷的竞争时也多了一分底气。毕竟,经历过连胜和连败的大喜大悲,经历过半目胜负的命悬一线,经历过背水一战的巨大压力,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意志,已经远超同龄人。
没带孩子考过级的家长会说,什么级啊、段啊,意义都不大,都是虚的。但考过级的孩子会清楚,这每一级每一段的获奖证书背后都有沉甸甸的重量,都是自身走向强大的标志。考级通过后的喜悦、带给孩子的自信、再次树立新的挑战目标、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这些收获,只有去做了,才能体会。
让小朋友去直面残酷的胜负,做家长的确实需要决心和勇气。围棋的胜负的确残酷,但社会竞争又何尝不是?孩子们迟早要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如果真的希望孩子能学有所成,让围棋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请让孩子去考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