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下围棋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5-29 15:50   点击:96  编辑:澹台全   手机版

大赛,不仅仅是棋力的比拼,其实某种意义上更是棋手心智的比拼。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有的棋手发挥超常,不仅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而且还超过了这个目标很多;有的棋手平时比赛成绩不错,可在全国或全省大赛中却发挥失常,让自己的梦想化为泡影。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棋手的心理素质不一样导致的。

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A、不具备一定心理调适能力的棋手

对大赛的认知: 成败在此一举,我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认知导致的行为: 提心吊胆,紧张万分,制定计划有勇无谋。

行为导致的结果: 生理状态差(厌食、失眠甚至神经性头痛、腹泻),比赛状态差,整个比赛过程在一种浮躁的过程中度过。

最终成绩: 略低于或大幅低于正常成绩。

B、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的棋手

对比赛的认知: 人生是一盘棋,这次比赛更不过是其中一步重要的过程而已。

认知导致的行为: 平常心,正常起居,不怕输,从以往成绩来分析,认为自己不会输。

行为导致的结果: 平常心为棋手的生理状况保驾护航,睡眠相对正常,比赛状态正常。

最终成绩: 最终成绩较理想。

以下几点较为关键,如果能够做到,则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1、举家平常心

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营造了一个轻松、宽容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让孩子不把比赛的成败看得过重,从而拥有了宽松的备战环境。

2、极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平时下棋和比赛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下棋,可为什么表现出的成绩不同呢?因为正式比赛有时间限制、赛场环境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成绩会产生较重要的影响等等因素。

3、大赛越近,信心越足

不同的心理状态,会造成不同的备战动力。如果孩子能够在赛前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那么呈现出的成绩自然不一样。

4、卸掉焦虑的负担

很多人都说“赛前一定要保证睡眠”,说实话,一场关键的比赛即将来临,谁能睡好?其实往往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比出好成绩的把握而焦虑,而是因为我们焦虑了所以对比出好成绩缺乏把握。

所以,卸掉焦虑的负担往往是优秀的棋手所必须要做的一套心理训练。

胜不骄败不馁。下棋,棋艺,着法可以通过求教,交流,自学,多比赛来提高,但是心态这个东西,是一个人骨子里的,很难改变,所谓功夫在棋外是也。

与高手下棋,那不管棋艺多差,也能放平心态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和伯仲之间的人下棋,要正常发挥就难一些,其原因就在于胜负心。

超过你太多的人,和不如你太多的人,你发挥一点都不困难,因为你不在乎和他们之间的胜负,而在乎的是棋本身,一旦在乎了胜负,就是考验你的时候。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种东西我更倾向于是天生的,吴清源横扫棋坛,李昌镐少年时就成了石佛,赵治勋奋战一生,老而弥坚,更多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承认有些人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也是一种成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