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要求孩子做到!不要打着什么为她好,让他上进之类的借口。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失败翻盘的希望,硬塞给孩子!
过分。成人的抑郁症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孩子的抑郁症多半都是父母给逼的。
我姪女儿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叫丹的女同学,女孩长的甜美,亭亭秀秀的,从初中一年级起就是同年级的佼佼者,和一位叫雨的女孩竟争十分激烈,两人轮流做一二名。
同年级有十六个班,两个重点班,都是从各小学考进的绩优生。
姪女初一、初二年级时,成绩在班里二十名左右晃悠,同学们在扬眉吐气,她还是不紧不慢的,看不出有什么压力。
当时学校抓得蛮紧的,每月一考,月考成绩都会公布在板报上,每隔段时间学校还会开同年级家长会,邀请第一名同学的家长在台上康慨阵词,向大家介绍教育孩子的心得经验,下面几百名家长拍着雷明般的掌声,多次上台发言的都是丹的爸爸,我每次以姪女爸妈的身份去开家长会,听着丹爸的发言,很受鼓舞。
丹的一、二名维持到高二年级,高二离高考越来越近,重点班的孩子就象小水洼里的蝌蚪,有了紧迫感,只要有一点豁口可通向河流,都会争先恐后的朝豁口涌去。
班里那些处于中流、底流的孩子己经觉醒,有的以刮目地速度冲上了年级前十的队列。
丹的爸爸在高二上学期最后一次发言后就没去过学校,然后,丹也是三天两头请假,成绩一落千丈,之后,她妈妈到学校为她办了休学手续。
因高考前相对紧张,同学们也不知道丹是什么原因办的休学。
重点班的班主任老师曾和后来居上的一位女孩谈话,其中有句:再加把劲吧,你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最后的胜利者,最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了首都一家顶尖985。
高考结束后,同学们各有着落,曾一起拥挤着过独木桥的同学没有忘记丹,大家已隐约知道丹患了抑郁病,几个女孩凑钱买了礼物去看望丹,丹不在家,丹的哥哥说:丹和她妈妈去外地治疗了。
第二年,丹换了学校复读,后勉强去苏州某校读了个专科,回来在本地某企找了个文员工作,没干多久,旧病复发,不定时的辗转多地就医。
听说丹病重时,每夜惊惊蹶蹶,非得妈妈搂着才能入睡,好好的女孩,就这么被抑郁症困扰着。
家长们印象深刻的是,丹的爸爸每次上台发言,红光满面、兴奋异常的精神头儿,丹的病不知和她爸爸的面儿有没有关系。
上进、学习、高考,不光拼的是成绩,更是孩子的心里承受力,还有家长的心里承受力,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方向,高考,不尽是对孩子的历练,对家长同样是一次严格的历练。
作为家长,不要自己先被虚荣迷失错位,为了自己的面子,无形中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没有掂量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块学习的料,是不是经受了悬梁刺股的苦就能攀上象牙塔旳顶峰。
孩子是自己种的,他是梁头还是杈股子,自己心里应该有杆枰,别搭错料子,若不行,还是别在逼迫,随他的兴趣去读个技术学校啥的熏陶几年,谁能保证人家混不出个灿烂的人生,总比被逼的走向斜途、寻了极端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