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幼儿园的哪些兴趣班是增强孩子心理建设的?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6-19 00:58   点击:243  编辑:滕达   手机版

心理建设?主要是哪方面的?

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应对,选择性学习。

谢谢邀请。

洋宝所在的幼儿园,先后开设了泥塑,科学,语言,思维,舞蹈,机器人,陶艺,绘画,表演,故事等课程。

至于哪些课程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建设,我觉得都有,比如动手类的机器人,泥塑等,培养孩子的耐心,专注和动手能力。比如,语言和思维,帮助孩子学习表达,练习胆量。

不仅仅是兴趣班课程,幼儿在校园的经历,在家里的,在户外的,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所以,报兴趣班,还是孩子的兴趣为主,只有孩子喜欢,才能谈得上对他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有哪些早教课程是让宝宝提高自信心的?

我家孩子从2岁开始上红黄蓝早教。现在已经上了半年课程了,为你介绍一下可以提升宝宝自信心的课程。

1. 萌宝课

每节课由开场舞+上台自我介绍+讲故事+讲儿歌+互动游戏几个部门组成。在每节课一开始,会让每个小朋友走到前面,面对着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谁谁谁。谢谢大家”,然后还会在老师的鼓励下背诵上周学习过的儿歌。

一开始,我家孩子基本上每次自我介绍都是低着头,一脸的害羞,不敢抬头看大家。经过半年的课程,现在已经可以很自信的完成自我介绍部分,并且完成诗歌的背诵。这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和自信心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2. 动感咕咚

是运动型课程,在课上老师会让孩子们锻炼跑、跳等;还用借助各种教具,挑战各种“高难度”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等。

比如有一节课是让孩子们独自走平衡木,孩子们一开始是不敢走的,老师们在旁边鼓励,并且保护着孩子,最终孩子们颤颤巍巍的完成了。完成后,很多孩子又嚷嚷着要继续挑战。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会让孩子们提升自信心,乐观面对困难。

3. TMC课程

这个课全程叫做The Music Class,是一节音乐课程,会让孩子跟着音乐律动一起打节奏,听老师的拍子一起用音捶敲打乐器,还会伴着音乐一起随性的起舞。在这个课堂上,不需要孩子端坐,不需要一本正经的静静地待在那里。解放天性,随心所欲,只要用自己的方式享受音乐,并乐在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节奏就可以。而从中释放出来的乐观快乐的情绪本身就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做好这几点,不用早教也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信。

①给予孩子钟爱,用爱来养育孩子;

②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③经常给予鼓励;

④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

⑤尊重孩子;

⑥适当对孩子进行约束;

⑦注意启发孩子的求知欲;

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⑨让孩子学会自立。

疫情时期的学生心理课合适开展哪些主题?

我现在教小学三年级英语,针对小学生我谈一谈疫情时期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课。

首先,同孩子们讲清楚这场病毒疫情由何而来,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如何防止病毒蔓延;第二,呆在家里是为了我们自己和所有人都健康;最后,告诉孩子们我们国家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消灭这场病毒。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古人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吗?

1.把你做的最有趣的梦说给大家听。

2.说说你在公园里游玩中遇到的高兴的事。

3.说一件你认为最好笑、最有意思的事给大家听。

4.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笑话。

大家享受到了很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在优美的环境里会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快乐,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会快乐。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可是生活中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不会总是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你们愿意来说说自己有哪些不快乐或者烦恼的事情吗?

推荐三个主题,很适合当下这种非常时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生命的意义。在这种非常时期,生命显得尤其脆弱,人们的恐惧心理十分容易扩散。那么从心理健康角度看,对于何为生,活着为了什么,为什么有人愿意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守护他人,这可能是对于青少年最为感兴趣的。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最无所畏惧的时期,是自我意识第二次也是通常意义上真正思考自己的宿命的时期。以此为主题,启发他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大胆探讨死亡的含义,尝试为自己将来的墓碑撰写墓志铭,从终点反思自己过去的、未来的一生。

第二,职业的规划。这次事件,95后、00后纷纷显露头角,或是年轻的护士,或是忙碌的快递小哥,或是建房的工人,亦或是警察、社工、医生、管理者,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贡献,承担的风险不同,发挥能力的年龄不同。

虽说工作无贵贱之分,都是无产阶级,各行都有优秀的和懒惰的,但从初中开始,学生就不可避免地要分流,去中职、走进社会工作,读完高中上大学,还是进入高职或技校,选择什么职业,将来要面对什么,在庞大的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面临人们怎样的期待或是非议。其实在儿童游乐场里的角色扮演游戏最能让人明白那种感觉,对于青少年开展此类活动也是极好的。

第三,信仰的力量。当青少年真正开始思考我是谁时,我要干什么工作时,信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没有信仰的人会被社会上主流的金钱、权利、地位等世俗标准所俘获,浑浑噩噩迷失自我,不是不会成功,只是可能会内心煎熬、自我麻醉。

人生的路大多数时候是生命的长度所决定的,但是对于拥有某种坚定信仰的人,人生可能会因此而延长、灿烂。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低谷、有困难,家人、爱人、朋友不会永远在身边,给的鼓励未必是那么贴心,而唯有信仰(正面的,或是宗教、或是党派、或是科学)能陪伴我们走过那段漆黑的路,迈入新的征程-困境-新道路。

当然,这三个主题都比较适合12岁以上的学生,对于小学生可能过于深奥。但切勿以为就是可以不谈,或者言之过早。

可以说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往往认为学生学知识可以很早,比如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内容抽象化,反而认为生涯教育、生命教育可以留给社会,然而现实是恰恰相反的。

当一些学生因为各种意外(比如疫情)失去亲人时,没有人告诉过他该怎么做,能像谁寻求帮助,怎么自我调节,父母为啥从事这样的工作,命运为什么对自己不公。对于那些幸运的学生,则在线上接受着老师的细心教育——什么是病毒,它们有什么细胞结构,武汉的地理位置为何重要——为即使可能延迟,但依然要拼命争分的中考、高考而发掘脑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