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地进行。应从帮助孩子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训练的时间最好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个孩子在习惯了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来时,精神便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另外,还可以用奖励的办法鼓励孩子提高自制力。如:平时写字时,孩子总是拖拖拉拉或是漫不经心,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他一个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
2.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如果老师或是父母给孩子布置的作业过多,超过了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应该让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 ,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这样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其学习效率。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中途休息,长时间地让其做作业,甚至坐在孩子的旁边监督,还唠叨不停,就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学习兴趣及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因此,父母应给孩子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保证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
3.在兴趣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更是如此。对孩子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等,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4.给孩子一定的游戏时间
玩是孩子的天性,亦是孩子最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舒畅。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老师,在幼儿自信心和专注力的方面,怎么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一种能力,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伴随着整个心理活动过程;是影响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幼儿兴趣,培养注意力,根据学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心理推动因素之一。幼儿初期注意力的水平还很低,以无意注意为主,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频繁、目的性不专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的稳定性较差,一切从兴趣出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于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1、引发自由敲打兴趣,引导有意打击乐器。
兴趣的产生,总是以需要为基础,幼儿好奇心强,极易受客观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产生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认识活动的倾向,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音乐。幼儿天性喜欢敲敲打打,对能发出响声的物品特感兴趣,每次敲响任何一件物品,他们就会发出一阵惊奇而欢快的笑声。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寻找周围的声音,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自己敲击的,让孩子们注意倾听,然后进行比较。在这过程中,启发孩子模仿声音的音色、节奏等,并让孩子们进行声音组合,两人、三人、四人由少至多人慢慢增多进行合奏。渐渐的幼儿的无意注意得到巩固,有意注意慢慢持续。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乐器,引发其对这些乐器的打击产生了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口吻:我们听听圆舞板是怎样说话的?以激发幼儿玩弄乐器的欲望,让幼儿在愉快的玩乐器的活动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接着我又带幼儿玩听辨游戏,如游戏听听找找、听听做做,让幼儿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帮助幼儿了解乐器的音色等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让幼儿在认知感受的基础上学习表达。如玩大鼓和小铃游戏中,敲小铃时,他们就做小鸟飞、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而听到大鼓时,他们做大象、老虎、熊等笨重、凶猛的动物的动作。孩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情感上得到满足,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注意力。
2、选择适宜教材,增强打击兴趣,延长有意注意。
《纲要》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因此,在打击乐活动中我注意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节奏鲜明的、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愉快地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打击乐演奏,以此来调动、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如《苹果》、《我上幼儿园》、《看星星》、《春天》等,这些歌曲幼儿不仅熟悉,而且爱唱,配上乐器伴奏,让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新的感觉增强了幼儿打击乐的兴趣。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乐中学、学得乐,进一步体会到自由敲打与随音乐较有规律敲打的不同。幼儿逐步学习注意倾听音乐旋律,让自己敲打乐器的节拍与歌曲节奏保持一致,也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同伴间的配合有了默契,由此延长注意的时间,也提高打击乐活动的持久性。
3、榜样激励,进一步激发打击兴趣,提高有意注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好胜、好强、好模仿,正确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表扬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注意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当幼儿学会一种节奏、创编出与他人不同的节奏或能与同伴进行合奏时,我就用手势、动作(伸拇指、摸头、亲亲、抱抱)眼神、微笑对孩子的不同进步及时给以肯定、表扬,并注意树立榜样,让孩子感觉周围有许多学习的良好榜样,同时,也让幼儿相信自己行,是好样的,学习打击乐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在打击乐活动中,请幼儿轮流上台演奏乐器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演奏,由此锻炼幼儿的胆量,也鼓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在轮换角色、参与演奏中,有意注意得到强化与提高。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其它方法
第1种方法: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宁整洁的环境,这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学习环境也力求固定。孩子在学习时,如果大人走来走去,说这讲那,甚至看电视、听广播,就会严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也最好坐下来,看点书读点报,或做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第2种方法:孩子房间的布置要整洁有序
当孩子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孩子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书籍、物品全部清走,保证孩子的视野中,只有与他现在要学习的科e4b893e5b19e目有关的用品。在周末的时候,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让孩子懂得自己的生活环境应当保持干净整洁。
第3种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扰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明亮、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源,避免经常变动生活场所,避免让孩子产生一种不安定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第4种方法:房间的光线要柔和
不要用过于集中的光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引起阅读效率低下,视力下降。应该同时打开分散的和集中的光源,就是房间的灯和台灯同时使用。这样,柔和的、明亮的、熟悉的灯光会让孩子身心放松,而集中的光线使孩子的视野处于更明亮的环境中,又会使孩子适度的兴奋,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保护了孩子的视力。
第5种方法:加强孩子的脑营养
儿童的智力发展决定于食物,早饭更是重要,可多给孩子准备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E、钙、糖的食物,但要注意合理搭配,也要让孩子多吃动物肝脏、蛋黄、绿叶蔬菜、胡萝卜、橘子、香蕉等,让孩子得到全面的营养,注意不要让孩子挑食、偏食。
如何培养幼儿注意力?上面小编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一下,相信大家对于如何培养幼儿注意力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综上所述,其实作为只要懂得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就能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才是育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