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建议
在备考阶段,保持适度的紧张,对考试发挥其实是有利的。考生要笑对考试,“快乐的心情是成功的一半”。考试前不要一直想像自己会考的怎样怎样,尽量不去想像结果。
自我调整方式
1.学会宣泄。宣泄是最好的消除紧张方法。当自己有压力时,就把一切说出来,有时候说出来就没事了。
2.心理暗示。每天睡觉前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没问题”,考试只是一个挑战,没什么。
3.调整期望值 。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担心自己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而产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发挥。如果把高考目标定的太低也会影响考生潜能的发挥。所以考生们要根据自己高三以来的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
4.转移压力。当你感到压力紧张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听音乐,打球等舒缓压力事。
积极治疗方式(严重者)
1.心理治疗。对于较严重的考前焦虑紧张,最好进行心理干预,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这些针对性治疗行为,都能从根源解决焦虑紧张因素,所以最好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让患有考前焦虑紧张的考生,能在治疗过程中倾诉内心的焦虑和负面情绪,慢慢让心智成熟。
2.药物治疗。除心理治疗,临床上也常用抗焦虑紧张的药来控制不良情绪。也可服用具有安神补脑性质的中成药改善,根据自己情况去选择。
祝你考出好成绩!
又是一年高考季,因为在乎,所以焦虑。因为在乎这次考试,所以出现轻微的紧张、焦虑都是正常的情绪。
高考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积累和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在压力情境下能否保证正常发挥。尤其在大家的知识积累水平差不多的前提下,如何保持稳定的心态尤为重要。
在这里分别从考生和家长层面,分享几种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家长层面1、创造轻松的氛围:保持家庭和睦,避免冲突,为孩子提供宽松的备考氛围。
2、保持情绪稳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家长若是过于紧张或焦虑,是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的。
3、降低期望值: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更不要向孩子反复表明自己的期待,家长的高期待是孩子压力的重要来源。
4、减少鼓励和批评:表扬有时也是一种负担,考前不要频繁鼓励和批评孩子,无论鼓励还是批评过多都可能会提高考生的焦虑水平。
5、饮食正常化:保持均衡的营养即可,不必大吃大补,以免孩子不适应。而且父母的过度照顾也可能会造成孩子有一种“若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的内疚感。
二、考生层面1、良好的心态:临考前不适合题海战术了,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可以回顾之前考试考的比较好的时候,以增加成就感,给自我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2、接纳焦虑:当焦虑出现时,不要刻意与之对抗,试着接纳它,带着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当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面,焦虑感也会慢慢消失了。
3、呼吸放松法:当感觉焦虑时,可以尝试做腹式呼吸,反复做几个之后,会进入到相对放松的状态。这种方式也很适合考生在进入考场后缓解焦虑。
4、坚持运动:运动可以使人放松,有助于释放压力。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适当安排时间跑步、散步、打球等。
5、正常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不要赖床。提前适应高考的时间安排,以免到时生物钟调整不过来,无法保证考试时间段的最佳状态。
总之,此刻对于考生来说,放松的心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更重要。
最后祝高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