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控力的措施和方法
用“时空距离法”控制欲望
当孩子不小心撞上诱惑时,在时空上制造一些距离,先让诱惑离远一点、拖延一会。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把诱惑放到10分钟以后,那么你的大脑就是在用另一个部分在考虑它,它就属于那个虚无飘渺的未来世界了,这叫“10分钟原则”。
自控力的“全息效应”
自控力有个特点,我给起名叫“全息效应”,就是说,一个人在小事上如果练出了自律,那么他在大事上也有同等的自律水平。心理学家让参与实验的人改变一些小习惯,比如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改变口头语,等等,结果发现这些人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自律水平也慢慢提高了,因为他们负责自控的大脑神经得到了锻炼。
所以,我们对孩子可以从小事开始训练,逐渐把一些小的行为变成习惯,变成自动行为,这样慢慢坚持,孩子的自律能力就会像肌肉一样逐渐被训练好,并且也不会觉得太累。
创造好玩的监控方式
各种监控对于保证自律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帮孩子开发一些孩子喜欢的好玩的监控方式,比如,闹表、日记,或者设计一些像游戏一样的闯关级别。还做过表格来监督习惯,里面列的项目不要太多,越简单越好。有时,我们把孩子好的行为跟别人说,跟老师说,这也是一种正面的监控。
接纳感受、拒绝行动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一种有效的自控方法就是:接纳感受、拒绝行动。研究表明,接纳感受、承认欲望,这比不承认更有利于自控。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想吃糖,谁都喜欢吃甜的,大人也喜欢吃甜食,不过我们一天最多只吃两块糖。
跟未来的自己对话
有专家说,人总是对现在的自己更纵容,对待未来的自己,就像对待陌生人一样,会比较苛刻。想象未来的你是否对你现在的行为很满意,你是否对未来的自己很负责。对孩子,经常引领孩子向前看,展望未来的美好,就会给孩子更多动力去做好现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