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14岁正处于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20岁,青春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急剧转变、突飞猛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思想不成熟,比较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强烈性),由于自控能力差(极端性),所以经常表现出较大的情绪波动(不稳定性)。
因此心理学家霍尔称青春期为“暴风骤雨”的时期。我们日常所说的年轻气盛就是指青春期的情绪特点。青少年处于这个时期,情绪就像火药库,一点就炸,难以控制,表现为暴躁、冲动、易激惹等。
其原因有:青少年还不太善于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监督能力还不高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一座情绪水库,情绪作为一种能量储藏在里面。情绪水库有入口,也有要出口,才不会决堤。因此,如何帮助青少年管理情绪,也是青少年学习的一大课题。
青少年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产生情绪时,表示生活中有事件刺激而至引发警报。与此同时,若我们能觉察到情绪的产生并认知情绪的种类,可以延缓情绪瞬间的爆发,并有针对性的管理。 因此,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 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当我们发现到自己情绪异常时,要特别警觉。 如果你经常有不良情绪,可以准备一张图表,记下你每天的情绪事件、发生的时间,了解情绪发作的频率,寻找导致不良情绪的因素,针对因素采取行动,从而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转移注意力法
转移注意力即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1)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如: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 (2)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如:情绪不好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
(三)合理发泄情绪
合理发泄情绪的原则: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常见的合理发泄情绪方式有:哭、诉、动、喊。
(1)哭——适当的哭一场。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过一场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少许多,而且,流眼泪还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毒素,所以适当地哭一场,对身心都是有好处的。女生一般遇到事情习惯用哭来发泄,而男生从小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或许女性较长寿,男性比较压抑的原因。因此“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鼓励大家有情绪不要累积。
(2)诉——向亲朋好友倾诉。找人倾诉烦恼,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得到解决问题的建议。“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变成两份快乐;一个痛苦,两个人分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
(3)动——进行剧烈的运动。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改变消极的情绪。
(4)喊——痛快地喊一回。 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发泄的方法不同于放纵自己的感情,不同于任性胡闹,所以,一定要找适当的时间地点,而且不能损害到自己和他人。
(四)积极乐观心态
情绪ABC理论指出:不是事情本身决定我们的情绪,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影响我们的情绪。同一事件,当我们赋予消极看法,就产生不良情绪。反之,我们用积极看法,就产生良好情绪。情绪ABC理论,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保持乐观心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往好的方面看,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是布谷青柠,希望能帮助题主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这些特性,别被带节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