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学生活丰富,但难免会遇到不开心,如果这些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9-06 16:12   点击:136  编辑:逄海   手机版

感谢邀请,心理健康的确是一个全民都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既然说到大学生活,我个人的确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大学生的重压更多是混乱从高中到大学,从未成年到成年,在自我掌控、心理独立、财务自由等方面,大学生们首次开始了人生的自由之旅。

从现实角度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现实压力,至少经济状况依然是父母供给,吃喝不愁的状态。甚至很多大学生在这种无父母管教的状态下变得碌碌无为,荒废人生,大学四年,专业水平可能毫无建树。

大学时期,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年时光,这段时间看似轻松,实则恐慌,一部分人改变了,另一部分人只是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欺骗当众而已,靠着潜意识的心理防御安慰自己。

在我脱离这个时光的三年里,作为心理学系的学生以及心理协会的会长,我们也在针对这种心理状态积极的收集数据和案例;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最大的来源。

1、心理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的混乱。18-22岁,我个人认为,这个年龄之间是人们自我认知、调整个体心理状态最重要的四年。由于很多人都选择了放飞自我,所以,深度思考的能力逐渐下降,专业能力、自我认知、人格完善,每一个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都被抛弃,也正是因为如此,自我认同感逐渐下降,情绪稳定、心理压力也开始出现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义:我是学生,我是学习某个专业的大学生,无论我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我都需要学习好某个专业,我该如何管理自我,我的时间、金钱该如何分配,我需要在大学时期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格特质达到怎样的目标,我该如何为毕业后做更多打算。

你觉得思考这个累吗?很多人可能还是会继续选择荒废。同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我的一位朋友选择了荒废,四年过的轻松,另一位并不轻松,不仅学了法律,还学习了金融,拿到了双学士,前面一位成为了普通的公司职员,另一位则进入了上海的知名律师事务所。

如果你问他们两个谁在大学时期更加恐慌,只有荒废的人会说。

至于平时的压力调节,运动、听音乐等等都可以;但是,除了个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成分并没有那么复杂。

解决好自我认知,给自己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所谓的学生,而是成年人,这会帮助自己解决很多无所谓的心理压力。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跑步。或者其他什么你喜欢的运动,负能量爆棚的时候去操场,耳机带上,跑上几圈,差不多就消了。这个是比较积极的方式。

消极一点的就是吃咯。化悲愤为食欲。没有什么坏心情是好吃的驱赶不掉的,如果有,就再多吃点好吃的。

但个人还是推荐第一种。

大学生如何迅速的处理不良情绪?

心烦事很多,每天都不断,适当去调节,心里爽歪歪!

作为大学生,普遍出现了心理不舒服现象,除去没心没肺不找边际的。

我家俩儿子,我和哥哥。哥哥大学毕业了,工作两年突然辞职,确诊抑郁症,如今还没好利索。

我比他在校晚,今年刚毕业。他出事正好是我大三大四考研这段时间,普通农民家庭承受能力还是低的,也比较严重的影响了我考研复习。

现状是,我们仍不知道哥哥何时为什么出现抑郁症,心理咨询师也不告诉家里人。我们只能小心翼翼的照顾他,相较刚开始,情绪好点了,慢慢来吧。

我自己心理没什么极端,就是大众都有的就业啊,考研啊,结婚买房车这样的事。

得出的情况是,我哥哥平时比较内向,也没有太多的娱乐和排遣的方式,可能是憋坏了。

我比他强一点,我心理不爽的时候会去跑步或者看变形金刚,漫威这样的大电影,冲击脑子。

所以说,对于能够认识到自己心理不舒服的时候,还能够有意去做出改变,不管是运动,娱乐,还是聊天等等,能够敢于去排泄情绪,去努力改变自己。有这个变化意识并付出行动的,相对抑郁或者情绪失控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就怕,心理不舒服还憋着,不说出来也不做点什么,最后就憋坏了。

大学生理性看待问题,情绪不好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情绪不良,能带来哪些不良结果,能不能解决问题,是自己做不对,还是他人的原因,认真分析,查找原因,下次遇到类似情况,避免在此不良情绪,平常多学习知识,多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