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孩子有消极的情绪,也就说明情绪左右了他们的大脑和行为。但事实上情绪是由人自身所产生的,应该由人的大脑去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控制的状态。
所以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地去控制情绪,任何事情既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也不能完全失去信心,只要自己努力过。
如果能达到目标,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也可以从头再来。而且往往越是有着看淡的心理,往往越能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
13岁的孩子上初中一年级了,进入了青春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到孩子情绪低落的原因,在这个时期,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出现情绪低落,和孩子们共同商量,是学习上,还是交友方面,要面对什么事情解决什么事情,和孩子们好好沟通,便于解决好情绪低落的原因,从而让孩子有好心情去好好学习。
初中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节的典型事件有哪些?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较大变化的非常时期,他们在心理上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总是惹得众人讨厌。一天,小男孩的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保持微笑,让自己避免消极情绪,有问题总是坦然面对。人们总喜欢和安静有能力的人交际!
案例介绍
李斌是我班一个成绩中等的男生,智力可以,自尊心较强,但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经常情绪化,喜欢表现自己,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对自己要求很不严,做事随意性大。老师让他做的事,家长叫他干的事他置之不理。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