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因就有果,事物之间也是矛盾的存在。
第一种:改变处理信息的方法,类同塞翁失马案例。
情绪可以说是像天气一样是短暂性的表现,这种状态的产生,我们暂时可以通过产生当下情绪的因和果来改变我们的情绪。 产生此种情绪的原因是我们接受了外部的信息,对这种信息的处理产生了当下的情绪,所以,如果出现的是非期望性的情绪,可以说是处理这种信息的方法不正确。
第二种改变情绪方法:改变身体内外感受。
情绪的产生伴随着身体的表现,它们之间是有连接关系的。所以,改变身体内外的表现也可以顺藤摸瓜般的对情绪产生作用。比如运动跑步,食疗养生。(在跑步的时候可以带动身体内外的状态,而那种状态是可以使人充满力量和气势的,从而覆盖替代负面情绪。食疗养生方式的内部改变情绪的方法其实应该属于改变人的情感,如同吃到喜欢的食物会使人觉得幸福高兴)
第三种改变情绪方法:改变时间空间。
既然周围的信息对我们产生了情绪,那通过改变周围的信息来改变我们的情绪。如同换个城市工作,去公园感受花等。
因为情绪是相对情感而言短暂性的表现,所以,一般通过当时的一些改变是可以变换情绪的。而如果一个人总体来看的情感态度属于消极性和负面性的,那么还是要从根本上,长期性来改变。这就如同治标治本的概念一样,仅仅懂得改变情绪也许是不会改变人生的,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情感态度,那么,情绪也就会得到很大的影响和改善。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浮躁性而言,很多人都不注重了。
改变情绪的一个简单的思考事情方法:
1.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的好处是什么,
2.还有什么更好的我没有得到;
3.我如何做才能得到未得到的好处,
4何时开始做。
In brief, emotion is a four-part process consisting of physiological arousal,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behavioral expression.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度和紧张度 , 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热情 ( 另有一说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 应激指突发而强烈 的情绪状态 ) 三种状态 ; 依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 , 情感可分为道 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论述联系实际说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什么是情绪?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什么是情绪?
觉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一、认识情绪
情绪,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状态,是对自身活动、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本能生物反应。情绪是与身体感觉、习惯和行为相关联的内部感受。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我们为了生存和适应而进化出来的一种能力。情绪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信号”,它既能帮助我们察觉和识别他人的需要、境遇,也能有效地唤起和调节我们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积极情绪,请赶快驱动我变得更好;消极情绪,请你远离我!
所以,情绪没有好坏!
二、情绪的分类
人类的情绪复杂多样,很难准确的简单分类。我国最早的情绪分类思想源于《礼记》 ,
即“七情六欲之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也讲“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等等。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即“喜怒哀惧” ) 。
快乐,是指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由于需要得到满足,愿望得以实现,心理的急迫感和紧张感解除,快乐随之而生。快乐有强度的差异,从愉快、兴奋到狂喜,这种差异是和所追求的目的对自身的意义以及实现的难易程度有关。
愤怒,是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时紧张感增加,有时不能自我控制,甚至出现攻击行为。愤怒也有程度上的区别,一般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只会感到不快或生气,但当遇到不合理的阻碍或恶意的破坏时,愤怒会急剧爆发。
悲哀,是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所以,恐惧的产生不仅仅由于危险情景的存在,还与个人排除危险的能力和应付危险的手段有关。一个初次出海的人遇到惊骇浪或者鲨鱼袭击会感到恐惧无比,而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对此可能已经司空见惯,泰然自若。婴儿身上的恐惧情绪表现较晚,可能是与他对恐惧情景的认知较晚有关。
由四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复合情绪之多,我们常常难以确切地描述。可能你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描述你的内心感受,也可能你同时有好几种情绪。
“中和道塾”列出了几十种人们经常会有的各种情绪,供大家参考。
三、什么是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
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
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基本范畴。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常常提醒自己注意: “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这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气做更好的处理。有许多人认为: “人不应该有情绪” ,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
如果你能够第一时间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那么恭喜你,可以进入下一步了。这里再提一句,之所以说这一步很难,是因为我们总是被眼目的“事件”、“观念”、“评判”所左右,我们会说是别人怎么怎么,是事件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