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玻璃心?有的孩子很容易焦虑烦躁、情绪很难自我管理?原因就是大量的孩子,在从小生活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被忽视掉了,从而安全感也被破坏了,于是产生了焦虑。
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最有意思也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就是“妈妈觉得你很冷,妈妈觉得你不饿。”这种教养方式其实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和不安。相信很多家长都出现过这情况:孩子摔了一跤,妈妈说:赶紧起来,不疼。
孩子放学回来很郁闷的说:今天被老师冤枉了,明明是同桌在讲话老师非得说我也在讲话。妈妈说:老师都是为你们好的,以后如果想让老师不误会你,那你平时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
早上出门孩子说不穿棉袄,妈妈说:你要冷的,赶紧穿上棉袄。
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被损坏了,孩子哭着跑过来说:我的玩具被他搞坏了。妈妈说:坏了就坏了嘛,有什么好哭的啊。
……
就像我小时候跟我妈说:妈,我腰疼。我妈说:小孩子哪有腰!
这些都是忽视孩子的感受。当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被忽视经常被否定,这个孩子就会变得很焦虑,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没有人关心他,这样孩子的心里就会特别没有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有勇气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一遇到事情只会自己蜷缩在角落里;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一个容易紧张容易产生对抗情绪的孩子;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缺少担当拼搏的精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