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胜任各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否则便会产生自卑感 和自信心不足,跟不上现代社会的节奏。怎样才能走出心灵的误区,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呢?
(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不管处于什么年龄段和工作环境,都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
(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同时还要培养多种兴趣。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好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心灵的撼动;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大众造福。最好是有一门爱好,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持心情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提高应变能力,将众多信息予以分类归纳、综合判断、分析研究,使其条理化,这样就可避免信息饱胀感和互相干扰感。人在一个过于安逸的环境里反而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亦可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拥有一个平静坦然的心境。
(5)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失成败、功名利禄, 使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无私奉献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心理素质不是说有就有的,要靠自己的磨练、阅历、经验、学识一点一滴积累、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做事要用“心”做,不是用“手”做;谈吐要有理有据,逻辑性要强;思路要清晰,概念要清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并不等于是心理素质是最高境界,点点滴滴、平平常常,、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行为、一件小事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而且是日积月累,日复一日。只有这样你才能练就遇事冷静、行为稳重、谈吐大方、气质优雅,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一件小事你就不顺心、烦、发疯,可以理解,但不可取。这样怎么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哪!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人心理关 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心里 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在一定的 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还 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 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一些,这 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