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30岁的困惑
20年前,初中,青春年少,我幻想过30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10年前,大学,风华正茂,我幻想过30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5年前,刚毕业,意气风发,我幻想过30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而今,30岁,从来都没想过30岁来的这么快,但就是来了,猛然发现:自己都不是曾经各个时期幻想的样子。
回头看,我这三十年怎过得,不是被梦想推着往前走,而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小时候,父母告诉我要读书,那就读书;毕业了,领导告诉我要好好工作,那就努力表现。但是,偶尔独处,却发现:事业尚未有起色,家乡显得难以割舍又难以融入;各种压力以至眼前,还在路上寻找而我。
30岁的生活,看似什么都有,但自己感觉反而什么都没有,因为每天都不是按自己的想法过,是被动过。朋友,兴趣爱好,随性的日子,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只剩困惑。每天被这样的成功学语录困扰,“如果30岁你还在小企业做基层做着重复无价值工作,这辈子恐怕也没什么希望了”,而且真实的事情是自己就是这个语录里面的人。还有这样的话,“在30岁之前,只要人靠谱,不倒霉,认认真真工作,时间本身就会给你丰足的回报”,认认真真是有了,但是丰足的回报倒是没怎么看到。
30岁的我已经无法将自己还给自己。曾经,日本媒体从力量、速度、技巧等6个方面分析乒乓球选手的实力,马龙的边框全满,被戏称为“六边形战士”。对于多数人,或者大多数如我一样的普通人,30岁之后的关于事业、婚姻、家庭的六边形,可能一条能打的都没有。30岁的自己,已经开始怕失去稳定的生活、工作,不甘于现状,但不得不维持现状。
两个字来概括,30岁的自己,困惑。困惑带来的是焦虑,焦虑来源于生活无目的性。一句话来概括,30岁的自己虽然爱目前的生活,但是内心深处也一样爱着自己的梦想、理想。30岁,想做的事情很多,想突破的欲望特别高。
第二篇 30岁是一道什么样的分水岭
说句不好听的,不管是正人君子还是阴险小人,大部分人30年唯一坚持的就是看到美女帅哥时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内心波澜。但是,30岁是一道分水岭,性欲是逐渐下降的,原因是身体机能不像20左右时的巅峰,下半身的思考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用脑子更多,喜欢一个人不再单单看脸了,虽然也看脸,但你知道林志玲那样的美貌这辈子跟自己都无关。
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30岁的一层不变,而是低欲望。这是30岁的第一个分水岭。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刮目相看,首先体现在外形上,而发际线首当其冲。以前头发多,爱寸头发型;现在发量少,发际线高,爱留长发,爱烫头,以盖住自己高到头顶的发际线。还有就是脸蛋,以前嫩的可以挤出水来,现在看着像长时间蹲在马桶上没事干揉搓过的卫生纸,自己都嫌弃。再有就是打扮,以前牛仔裤T恤随便穿,自己舒服就可以,现在为了社交礼仪,不得不西装革履,到最后更是喜欢上这样的穿着。你到网上搜“30岁的男人”,出来的都是“30岁的男人带什么表最好看,穿什么衣服最好看”,就没有一个标题是关于“30岁的男人多帅”,都在说表帅,衣服帅。
这是30岁的第二个分水岭。更加在乎自己的外表,但外表不争气,只能靠化妆穿着,还美其名“有味道,有品位”。其实吧,一个即将30多岁的老男人,身体的里里外外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除了炫耀自己的穿着、品位以及不年轻。
30岁,当你还是满口梦想、不安于现状、想折腾的时候,却被同龄的其他人嗤之以鼻“折腾个屁啊,安安稳稳不好吗,就你一天天想这想那的”。而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你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坚持的是错的。到最后,你相信了自己就是错的。安于现状也许是最好的。
这是30岁的第三个分水岭,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自身的思想发生改变,身边的人发生改变。该坚持的不坚持,不该坚持的使劲坚持,人云亦云。身边都是毫无梦想的准中年人,没有人和你谈梦想,你和别人谈梦想,别人和你谈去哪吃饭,双十一打折。
那总结起来,30岁是怎么样的一道分水岭。三十岁之前我们只想赢,三十岁之后我们输不起。这道分水岭,关键看谁敢于突破,突破了就是优秀男人或者优秀女人。否则40岁,就会被人骂做“废物”,想想都可怕。
第三篇 适应与突破
我其实是比较讨厌自己的一些“20多岁的优点”,年轻气盛,做事风里火里的,不讲究策略。30岁了,应该懂得适应,要善于交往,做事情讲究策略。之前,20多岁,说话毫无遮拦,不去了解听话的对象,容易误伤别人,更容易伤了自己。当然,这个讲究策略不是厚黑学,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这个讲究策略说的是要会适应环境,倒不至于变色,最起码要感知冷暖。
20多岁可以嘻嘻哈哈,但是嘻嘻哈哈不是幽默。30岁要学会有原则性的讨喜环境和环境里的人。想象一下,30多岁,一群异性整体被你迷得神魂颠倒,多少人羡慕,尤其是男人。而这些不靠你软弱受怜悯(除非你是明星),也不靠你讲黄段子(除非你是说相声的),更不靠你年轻气盛做事鲁莽(除非你是国足),靠的是脑子,善于适应环境的脑子。
30岁的人,看法,应该不再人云亦云,观点,应该不再随波逐流,懂得换位思考,不再黑白对立,能接受一些非原则性委屈,对自己和社会有比较深的认知,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适应只是一个策略,突破才是目的。
30岁,是有可能开始进行社会阶级的上升和突破。人的前30年的生活基本被社会阶级决定,这句话是真心话,看看你的家庭和你前30年的奋斗路径,你就明白了。上一辈的经济,资源,受教育程度,权力,家庭教育修养,决定了人在30年前过什么样的生活,比如大部分男人在30岁之前完全不靠父母在北上广深杭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成都重庆,“奥,不好意思,现在成都重庆也得排除了”,应该是在德阳、绵阳这样房价稍微低一点的三四线城市即使能够买了房子,生活也会过得非常拮据,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进行人际关系的投资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但是,在30岁以后,混得稍微好一点的,自身必须投入到重复的机械劳动的时间可能会减少,一旦抓住了多余的时间和经济资源投身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和社会人脉的经营,并且产生了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很可能突破自身原生社会阶级的局限,开始社会阶级的攀登,这在30岁前除非运气特别好,否则很难。
所以说,突破的关键是想突破,然后眼光独到,抓住时机,善于运用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30岁的事情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了。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想突破,否则,白忙活。想突破就是说要有自我规划,不安于现状。而如果最终在目前的环境中无法继续前进,那就跳出来想想出路。除了不安于现状,还有一个就是眼光独到,如果你回到十年前,你会把七大姑八大姨的钱借过来在北京买房,而你没有,这就是眼光的问题。
韩寒和郭敬明早就不写东西了,很多演员也不演戏了,卖东西李佳琦最牛叉,思路决定出路,对于30岁的人更加重要。
第四 篇思路决定出路
在一个单位里面,领导的思路决定了这个单位的出路。这个应该每个人都是深有感触。而这句话对于个人来说一样适用。思想的边界就是你人生的边界。比如你30岁还没有结婚,也一事无成,但是你有好身体,就可以找一个有钱有权势的老丈人,一定要同姓(孩子肯定和你姓),然后步步为营,成就一番伟业。这就是典型的会挖掘自己优势,然后无限放大,想好出路,大胆实施。
现在的社会,想往上走,想赚钱,和以往是不一样了。以前的社会,可以说一招可以吃遍天下,卖东西可以靠口才直销。现在,每个人都有一招,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还多。而这个时候,就要靠新颖的思路了。社群文化才是当下的主流,谁无缘无故买你东西啊,除非你和他有那么点关系,当然不是那种说不清楚的关系。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的高度由认知的高度决定。要善于看待自己,更要善于看待世界。世界变化太快了,认知的高度得赶得上世界变化的高度。所谓思想的牢笼,其实就是自己的思想赶不上社会的变化,最终被社会丢弃。
思路决定出路,关键就是思想自由。不要谈什么财务自由,财务永远不可能自由,但是思想可以自由。
思路决定出路,这个也得靠高人指点,而我前三十年一直在研究这个事情。比如你家里只种了400筐苹果,你对外就说“家里种的苹果400多筐,特别好吃,就是没有销售渠道,都快烂到家里了,希望大家转发帮着卖一下”,然后你卖了这400筐,再去低价收购其他的苹果,接着会有更多的400筐。所以,如果你有幸看到这篇文章,恰好想突破,甚至有好的想法不知道怎么实现,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会好好打造你。一起创业,大胆赚钱。
第五篇 家庭、朋友
30岁人,对家庭和朋友的认知和20多岁是不一样的。
父母在心里的地位变得更高,因为他们的老得更明显了,走路佝偻两鬓变白,昨天收拾起来的物件今天就不记得了。只是他们执着于每一顿为你做的饭,让从不插手家务事的你会主动为家里添置些东西。越是简简单单的爱越能打动30岁的人。因为人大了,真诚就少了,亲情最真诚,剩下一个还有朋友。
之前,从来不理解知己的概念。到现在才知道其中的意义。到30岁还能和你一直维持朋友关系的就是知己。因为有共同的信仰和认知,才有的聊,才会彼此心照不宣。朋友的意义是他认可你,你认可他,这就足够了。
第六篇 总结
30岁,有些人认命了,有些人还想突破。
如果还想突破,就系统性的反思一下自己。
当然如果你就是认命了的那个。那也无妨,从今以后爱咋咋地,其实想开了一切都好。天也蓝了水也绿了,连空气都感觉不呛嗓子了。
我咋说最近感觉空气这么好了,原来不是空气本身的原因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