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演讲的语言与日常交际语言的区别
有人以为演讲就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其实不然。
演讲,就要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 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 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要口语化。“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 要口语化。 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 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 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门的演讲会上,一个公安战士讲到他在 执行公务中被歹徒打瞎了一只眼睛,歹徒弹冠相庆说这下子他成了“独眼龙”,可是这位战 士伤愈之后又重返第一线工作了。讲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讲台,大声说:“我‘独眼龙’又 回来了!”会场里的听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 辑严密,语句通顺。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 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 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 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 “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讲要让中,国演,讲网,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演讲电考木点西恩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 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 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 号、决定和结论”。
(三)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 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四)要准确朴素。准确,是指演讲稿使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表现讲述的对象--事物 和道理,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 解,认识必须对头;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朴 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词 藻的华丽。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
(五)要控制篇幅。演讲稿不宜过长,要适当控制时间。
请问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口语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能力密不可分。听力水平高的人可以很好的理解讲话人的意图,并能够听出一些习惯用法的表达,并在以后的口语交流时从自己的记忆库中调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口语表达比较好的人一般听力也比较好,因为口语表达是在一种交流的环境中进行的,要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意思必须首先了解他人的表达习惯和方法,而这正是听力能力的范畴。所以,口语和听力不可分割,而听力又扮演了基础能力的角色。
一个人的英语口语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标准;是否有语法错误,所用词汇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口语表达是否流利顺畅,一气呵成。练习口语是要决在于模仿,口语能力其实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形成的。提高口语能力,要加强自己的模仿能力,对于模仿能力的训练应从练习听力开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是我自己曾经用到的,效果比较明显,如果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特点适当变化,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听力的“四遍式”方法,用这种方法将每篇文章仔细听四遍后,再加上1-2个月的坚持训练,听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听力训练每天要进行不少于1个小时的“精听”,训练自己的“听懂”能力。由于美音比较流行,对初学者来说也比英音更好模仿。所以,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一篇配有标准美音朗读的文章听力练习,文章篇幅不要太长,生词量不要超过10%。第一遍全文听过,着重理解文章内容,在听的过程中不要看原文,一定有许多单词听不出来,甚至有些句子也没有听出来,没有关系,开始第二遍。这次重点放在听懂句子上,试着根据听到的单词和结构猜测没有听到部分的内容,根据其发音特点估计到底是哪个单词,这时大家会发现听力测试其实是考察一个人的记忆力的测试,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听懂的内容,而这并不是最难的;还要尽可能记住没听懂的内容,根据上下文和发音特点来猜测记忆,在脑海中根据听力内容的进程设置提示点,提示的越明确,以后回忆起来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三遍,在听的过程中反复搜索刚才设置的各个提示点,继续联系上下文,重点放在单词的理解上,由全文,到句子,再到单词,范围逐渐缩小,如果基础比较好的话,会发现听第三遍时单词会自己跳到脑海中,这是因为大脑对听到的信息已经进行了2次加工,根据设置的提示点会使人想起以前记忆库中的单词。听过三遍后,再看一遍原文,快速的看,只看自己没听出来的部分,这样记忆会非常深刻。第四遍,重听刚才的内容,注意语音语调,从语音的角度加强刚才没听出来内容的记忆。这样,经过四次精听,基础好、记忆力好的同学可能已经把文章背的差不多了!
每天听1个小时,坚持听1-2个月后,一般难度的听力材料已经可以听懂了,因为所有听力资料的发音规则都是一样的,接触的材料多了,各种发音规则都见过了,而且有的不只听过一次,这样对听力规则的掌握就基本完成了。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巩固提高,听力水平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具备了基本的听力基础后,如何提高口语水平呢?很多人是能听能看不能说,其实主要还是对英语表达系统不熟悉。经过了听力训练,大家一定会对英语人士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在保留在大家记忆中的各种听力场景完全可以在与人交流时派上用场。在与人就某话题进行交流时,可以想想英语人士在这个问题上是如何表达的,然后自己套用这种说法,加进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轻松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刚才所说的口语表达其实是一种模仿的验证。模仿听力场景还不够,口语的基础是语音语调,虽然这在听力场景中有所体现,但真正应用在口语表达中,还需要自己刻苦的模仿和练习。听懂了不等于说的对,口语语音语调的练习要结合听力磁带来进行,要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时间安排,反复模仿发音特点,同时注意连读、弱读、省略等语音特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就可以达到发音流利和自如表达观点的水平。这样,就不仅从内容方面,而且从语音方面达到了英语人士的流利程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