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课程思政目标?

111 2024-03-18 01:02 admin

一、课程思政目标?

1、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手段和重要举措,因此,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就要首先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

2、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的实现,需要任务的科学划分及落实完成。大学生政治道德培养、理想信念教育,若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途径去实施,就难以体现协同一致和全方位覆盖,会导致主阵地抓不牢、形成教育盲区。

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路径

1、改革高校管理和评价体制、制度。

首先,应在管理体制上明确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课程思政的实施基础是协同育人,一是所有课程教师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确保理论方向上的同向通行。

3、组织课程团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法等。

在学校党委相关部门、教务处的统筹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学科特点,组织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二、什么是思政目标?

思政目标要从四个方面把握。

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正式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强调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一课程目标,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目标的细化,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使命的内容体现,又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努力方向。

一、从两个大局的宏观视野中把握

当今时代,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主要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培养这一基础工程。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既是高校思政课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

二、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中把握

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决定其课程目标。讲政治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遵循,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不能淡化和弱化,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教育、探究式教育等,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在学习与实践中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为此,高校思政课要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更加注重引导大学生朝着党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成长发展。正是基于对课程特质的全面分析,《方案》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在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三、从推进课程目标一体化中把握

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渐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但在不同阶段,其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进行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故步自封,要针对不同学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设置课程目标。

学生的成长发展既具有阶段的特殊性,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各个阶段目标是联系的、发展的、持续的,小学注重道德情感,初中注重思想基础,高中注重政治素养,大学注重使命担当,四个阶段的目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认识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有了中小学积淀的政治常识、情感认同、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大学生才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练就担当作为的“硬本领”和“真功夫”。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是这一工程的重要一环。总的来看,各学段思政课课程目标相对稳定,从纵向来看,坚持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横向来看,本科思政课中的各课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同向同行,共同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从知情意行的具体目标中把握

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需要从知、情、意、行的具体目标中把握。

理论认知是基础。高校思政课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完整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认知“使命担当”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

情感认同是重点。要从源头上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将教学内容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大学生从党和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方面,理解与认识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

意志坚定是关键。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内容与真理,确保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意志不动摇。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理论宣讲、实地参观,实践调研,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坚韧性,提升大学生应对问题与挑战的底气。意志越是坚定,越能激发大学生践行使命担当的动力。

躬行实践是归宿。要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目标

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目标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拥有良好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语文口语技巧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本文将探讨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目标,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

1. 提升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是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发音,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地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可以参加口语训练课程,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音标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

2. 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词汇量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为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大学生可以多读书、多背诵诗歌和文章,并学会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此外,学习使用词典、参加词汇竞赛等活动也是提高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3. 培养良好的语法运用能力

良好的语法运用能力是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流畅的基础。大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学会正确使用各种语法结构。可以通过语法练习、语法书籍等方式来加强自己的语法运用能力。

4. 增加交流表达的机会

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各类交流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文化沙龙等,增加自己的交流表达机会。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

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也涉及到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广泛阅读、多观察、多思考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水平。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

总之,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全方位的工程,需要学生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通过准确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法运用、增加交流表达机会和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等途径,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思政老师英语表达?

Politics teacher/professor 政治学科就是Politics。

teacher一般是指小学中学的老师,而professor则是指大学教授。

五、思政素质目标怎么写?

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目标是: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首先,要以培养"三有"青年为任务,提高青年使命感与责任感,强化青年自身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要以创新协同发展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形成"一体化"全阶段德育内容。全方位协同育人,联动育人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新气象,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成为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六、课程思政目标有哪些?

思政目标1:

  培养学生关心政治,增强政治意识;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具有投身小学教育事业的情意。【家国情怀】

  思政目标2:

  教育学生对人谦虚友善,诚实正值;对事责任心强,踏实肯干;对待学习勤奋好问,博采广览;对待困难,勇敢正视,不怕吃苦;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充满活力;对待自我,正确认知,善与反思。【个人品格】

  思政目标3: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科学观】

七、数学思政课教学目标?

思政课的另一同样重要、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也是最终教学目标,就是其育人目标,即为青年学子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未来美好人生夯实思想、理论和知识基础,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富有朝气活力的“大写”的人

八、思政艺术表达

<h2>思政艺术表达的重要性</h2> <p>思政艺术表达是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思政艺术表达既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又融入了艺术的创作技巧。它以艺术的形式传达思政教育的内容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因此,思政艺术表达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p> <h2>思政艺术表达的内涵</h2> <p>思政艺术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多样。首先,思政艺术表达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艺术家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揭示社会问题、批判社会现象,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警醒。其次,思政艺术表达也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艺术作品可以反映民族文化的瑰宝,传递传统价值观念,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此外,思政艺术表达还涉及到人性探索和思想思维的抒发。艺术家们借助自己的创作才华,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p> <h2>思政艺术表达的具体形式</h2> <p>思政艺术表达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旋律和歌词传达思政教育的内容,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思社会问题。戏剧是一种具有强烈舞台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思政教育的主题和观点,引发观众的共鸣。舞蹈则通过舞蹈动作和舞蹈编排传递思政教育的思想,让观众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政教育的魅力。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影像和故事讲述思政教育的内涵,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受到教育的引导。这些形式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效地传达给观众</p> <h2>思政艺术表达的效果评价</h2> <p>思政艺术表达的效果是对其影响力和教育效果的评价。首先,思政艺术表达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思维能力。通过艺术作品的观赏,观众会产生共鸣、思考和反思,加深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其次,思政艺术表达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再次,思政艺术表达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了审美的因素,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综上所述,思政艺术表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思维启发、情感激发和审美提升等方面。</p> <h2>思政艺术表达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h2> <p>思政艺术表达在大学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思政艺术表达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重要的社会问题,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其次,思政艺术表达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艺术展示、演出和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加深对思政教育理念的认同和接受。此外,思政艺术表达还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用于社会教育。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作才华,参与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艺术的方式传递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综上所述,思政艺术表达在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p> <h2>思政艺术表达的培养方法</h2> <p>思政艺术表达需要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政艺术表达能力。首先,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艺术课程,如音乐表演、话剧表演、舞蹈表演等,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其次,学校可以组织艺术社团和团队,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艺术的创作技巧,提高思政艺术表达的水平。综上所述,通过开设课程、组织活动和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政艺术表达能力。</p> <p>总之,思政艺术表达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思政教育的内容和价值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提升情感共鸣和审美情趣。思政艺术表达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为了提高思政艺术表达的效果和水平,学校应该加强相关课程的开设和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相信随着思政艺术表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将在大学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p>

九、化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十、实数思政育人目标有哪些?

高校思政课的另一同样重要、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也是最终教学目标,就是其育人目标,即为青年学子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未来美好人生夯实思想、理论和知识基础,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富有朝气活力的“大写”的人。具体而言:同样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