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交融与整合?

180 2023-12-18 01:17 admin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交融与整合?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交融与整合,注意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语文学习的七个能力是什么?

语文学习七个能力:

一、书写能力。

二、阅读能力。

三、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积累能力:字、词、句、篇的积累。

五、语感思维品质。

六、学习方法和习惯。

七、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要会阅读,读书的时候自己心里别有杂念,要清静,慢慢的就会很好的,还有不要觉得自己学不好语文。其实语文是比较好学习的,平常可以读一些课外的文章,比如一些诗词,自己也可以写一写文章,增加自己的自学能力。

你好

一、书写能力。二、阅读能力。三、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四、积累能力:字、词、句、篇的积累。五、语感思维品质。六、学习方法和习惯。七、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一、书写能力

俗话说:“字如其人”,所以,语文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当然,我们主张学生练好写字的目的是使他们能正确、工整、流利地进行书写,而不是要让他们都成为书法家。

如何培养:①激发学生,提高兴趣。根据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给他们讲述一些古今大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动人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岳飞沙上练字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由此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与参与意识。

②严格要求,因材施教。书写训练需有严格的要求,并加以指导,已达到良好的效果。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关注家中学生的书写习惯,让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提笔即写字的境界。

③定期举行作业展览,展评学生的书法作业、作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练习写字的活动中,提高书写水平。

④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学生的书写能力重在长期坚持,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让学生坚持练习,形成习惯。刚开始,学生不易坚持,适当需要一些强制措施,等到练习一个阶段以后,学生便会自己主动去练。实际上书写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还对学生的右脑开发和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阅读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各学段,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7-9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如何培养: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②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厚积才能薄发。

③指导学生课内阅读,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

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节活动。家长们言传身教,经常带学生去图书馆、书店逛逛。

三、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素养。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如何培养:①根据每个学段目标中专门有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关注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利用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技能。例如:从低段开始,训练学生说话要完整,别人发言要认真倾听。

③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积累能力:字、词、句、篇的积累

俗话说:“滴水成冰”,语文知识就要靠日积月累,慢慢积攒,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是广开习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处都要注重字、词、句、篇一点一滴的积累,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

如何培养:①准备一个积累本,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经常诵读。强制积累的知识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是一种负担,所以,要让学生提高积累兴趣,积累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②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如广告牌、超市商品等,增加课外词汇量,家长平常带学生外出,也可以主动介绍周围的东西,拓宽学生知识面。

③养成自己查字典、找资料的好习惯。

④持之以恒,学以致用。将自己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口语表达和写作中。

五、语感思维品质

新《课标》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独特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注重语感训练,引导学生想象语言的形象性,感悟语言的意蕴,领会语言的情韵,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①想象语言的形象,发展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反复朗读,配乐朗读,播放录像等引导学生想象语言画面,培养语感。

②感悟语言的意蕴,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学会品词析句,深入思考,积极交流讨论。

③领会语言的情韵,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创设情境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或创造力,使学生群体为求知而乐,联系日常生活体验,调取自身阅读积累,深入品味文章内涵。

六、学习方法和习惯

培养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好习惯是语文课程进行的首要任务。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对此也说过:“语言文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运用,更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语文学习习惯是不可以复制的,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身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法,而且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不同的,只有养成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形成真实的语文能力。”

如何培养: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专注力。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从而使学习语文成为心理负担。

②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家长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③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思维品质找准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记笔记的方式,复习的有效时间。

④表扬肯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习惯。

七、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搡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如何培养:①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意境之美、人性之美、哲理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品味。诵读经典著作,学习古典文化,学会诵读、鉴赏古诗词,体验古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

②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坚持写作创新,书写生活之美。

③经常去博物馆、艺术馆,参加画展等,学会欣赏,提高审美品味和情趣,陶冶情操。

④拓展学习空间,参加文学、书法等兴趣小组,自编自演话剧等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