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294 2024-03-31 21:47 admin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与运用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思想品德课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感的投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因此,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感投资,以爱结情。爱这种情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思想品德课得到真正的价值回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爱;情感教育;思想品德课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爱,而对于教育来说,爱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教育效率不是教师的效率与学生的效率之“和”,而是两者的“积”,其中任何一个为“零”,其结果必然是“零”。无数事实说明,健康、融洽、充满爱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它对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的教育同行抱怨说:“思想品德课不好上。”不少学生也抱怨说:“思想品德课不好学。”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找到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关键。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要爱你的学生,让爱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让学生“爱”上你。这个突破口找到了,就会觉得思想品德课好教,学生也觉得好学了。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情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思想品德课得到真正的价值回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爱的情感教育对于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一)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或“母爱”,它是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和稳定性特征的普遍的爱,因而在教育中起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教师把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心里的“共鸣”和“共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期待和亲近之情,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心理学研究成果业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的教育,学生的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亦最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情则达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感基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要用爱去点燃学生的心灵,用爱、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些欣赏赞美,少一点谩骂责备,让你的尊重、理解、关怀如阳光般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这种情感教育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这种爱的情感之所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这是认同与内化的反应。认同的基础在于吸引,这种吸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决定学生学习的活动和方向,从而决定他们学习的质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

(三)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有着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教师的这种情感模式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只会用那些枯燥乏味空洞无力的说教来教育学生,只会照本宣科,只在乎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话,那就毫无人格感召力可言,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时不但教学成绩上不去,反而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叛逆,更严重的是让学生变得只在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也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用爱的情感去感召学生,爱能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深深盖上教师优良品质的印记。

二、爱的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

怎样做一节公开课

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我觉得,要上好一节公开课应注意下面十个细节。

1.理解课程目标,教学思路清晰。课程目标是我们执教的指南针,是专家、上级部门制订本学科的主要依据。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些教师的设计只讲而不练,或者只是机械训练,导致学生严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以及迁移、应用知识。要改变这一点,上公开课前就必须细读、研究课程改革纲要,特别注意平时上课不符合规范的地方;要从本课教与学时间分配、教学模式、教学三维目标去思考,做到能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最终能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2.重视学情分析,创设良好环境。由于当前高中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再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情况大不一样。有些课程赛区并未开展,相当于零基础;有些课因教学进度不同学生可能已学或未学;有些课因赛区学生素质问题可能会要求太高或不够,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地方。另外,赛区教与学的环境也要引起重视,包括赛区教学系统。学生练习软件必须通知赛区事先安装,复杂的还要安装服务器等软件。

3.注意环节衔接,重视模式应用。教学各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些教师的教学知识点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可学可不学;有些教师的教学环节之间松散不紧凑,可要可不要。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就能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如启发教学则可以: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系统授课可为:授课→理解→巩固→运用→检查;探究教学可是:设问质疑→实验探究→思考作答→分享矫正→迁移运用。这些环节能使教学知识较好地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逻辑性强,便于师生理解与记忆。

4.活用信息技术,精练屏幕板书。信息技术课堂大部分不用传统板书,替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屏幕。要高效传递知识给学生必须运用好屏幕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清晰正确地传递知识点,生动丰富地呈现教学内容,能让学生随着屏幕接受并理解知识。例如,用动画效果动态展示教学内容;用大字、不同颜色、声音提醒等突出关键知识点。同时,注意显示内容简洁,文字排版规范,如首行空两格,行距恰当,中西文标点不混用。要特别注意不要老是翻滚鼠标,扰乱学生视线。

5.关注问题导入,精彩情景设计。有趣的任务、有悬念的开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切入教学内容。如义卖网站背后的功臣——数据库,中奖引出的顺序查找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2008奥运、嫦娥探月等学生熟悉并新颖的题材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要做好这一点可从课文的知识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合理设计相关任务与情景,如从实例引出问题,导入学习,也可以体验引入等。

6.明确练习目标,注意教学策略。有些课练习的设计比较含糊,就像一个综合题,学生必须从头做起,耗费打字、界面设计的时间,不利于难点、重点的练习,削弱了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特别是界面设计,学生在图形、颜色、字体、布局等方面消耗较多时间;有的练习只是简单模仿教师操作,一变题目或素材就不会动手,未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我觉得较好的处理策略有:①半成品策略,只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知识部分;②填空、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形式,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或某些重要操作步骤等掌握情况,容易调动学生主动思考;③面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参差不齐状况,分层练习是一种符合学生实际的重要方法,但注意设计练习时要有针对性。

7.加强情感交流,注重教学互动。有的课讲得很好,但过后学生反映根本听不懂;有的课堂非常热闹,但一节课下来不知学了什么。这种现象就是讲、练处理不当的体现。一堂好的课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训练技能,还要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师生交互包括思考、师生教学启发、口头问答、操作练习等。合理的讲、练根据学生情况可为3∶5或1∶1。合理的师生交互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8.搞好延续教学,注重成果评价。学生一节课没有任何成果保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课堂练习是检测一节课最好的评价方式,教学有一定的延续性,练习同样也有。本节课的练习也许就是下一节课的操作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成果。如果每节课均采取一堂清(即无任何保存),学生在下一节课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重做,也不能培养学生保存信息的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管理文档的能力。甚至有些练习还做在纸上,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了时间,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好的做法是创建学生保存文件的文件夹或FTP服务器,收集学生操作练习成果。教学中也可以设置作业点评环节,分享成功,取长补短。

9.严谨治学态度,规范教学语言。教师的不良口头禅,会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公开课中也常常听到“随便操作”、“无所谓”、“算了”、“随便录入内容”、“快点”等经典口语。“随便操作”,使有些学生乱操作;“随便录入内容”,一些无用的数字符号的随意输入,使学生容易养成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因此,克服自己的一些不良口头禅,是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需要。对于操作较慢的学生,如果平时多关心,用心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是可以提高的。

10.合理教学进度,坚持循序诱导。信息技术课堂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学,很多学生不会动手,原因不是听不明白,而是不知道怎样操作。但有些教师在学生练习期间还是喋喋不休,这样做,一是学生不会听,二是还会干扰学生练习。其实,看了教师示范之后还不会做的只是个别学生,如果大多数都不会,那要注意找出共性的问题,在作业点评时加以总结。当然,练习时合理的话语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我觉得在下列时机可作重点提示:①重要步骤引导,让学生边听边做;②关键易错知识点及时提醒,让学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另外,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充分发挥教师魅力与感召力也是上好一节公开课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语言方面要尽量克服方言,保持中等语速,仪态自然大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