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舞蹈相对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如杂技、武术等,它是有其独立性的,那就是它 的情感性。
这是它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差别性最大的一面。
那么在这个差别上,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将内部情感通过某种形式呈现于外部的,在这些形式上,动作 是起主导性作用的。 本人认为,在舞蹈作品中不可否认那些形式感强,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的舞蹈作品 ,也能使人赏心悦目。但是真正能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还是抒发感情世界,表达心 灵深处情感的作品。
动作是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元素。在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元素中,用来表达情感的还 有表情等细微的元素。
在舞蹈的外部元素上,同样有用来表达舞蹈情感的,如音 乐,道具,场景等。其次,我要讲的就是舞蹈情感的表达,音乐同样重要。 一个没有音乐的舞蹈和一个有音乐的舞蹈,显然是有音乐的舞蹈,你的印象会深 刻些,而一个音乐对不上舞蹈内容的舞蹈和一个音乐对得上舞蹈内容的舞蹈,显 然你会对后者的印象深刻。
而无兴趣理解跳舞的基本原则和音乐的重要性。
如果在舞蹈方面舞者不能很好地 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舞蹈融入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那么自己的表演则会 场舞。
通过音乐来把有感情的生命加入到舞蹈中,才能使舞蹈真正给人留下印象 只有舞蹈具备了良好的情感性,并且舞蹈动作精湛,并在音乐的启示下发挥艺术 想像力,才能使舞蹈跳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二、云南彝族歌舞主要有左脚舞、跌脚舞、金竹舞和铜鼓舞。对吗
云南彝族歌舞主要有左脚舞、跌脚舞、金竹舞和铜鼓舞,不对。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支最多、民族歌舞最为丰富的民族。彝族形成期是在南诏时代(公元8至10世纪),当时佛舞、巫舞、庙会舞以及各种乐舞极其盛行,有些歌舞至今保留在彝族人民中间。据统计,彝族民间舞蹈有170多种,跳法也有1900多种。舞蹈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联袂环舞、顿足踏跺、击节歌舞等方面。彝族主要居住在深山老林,直到解放前夕还保留着多种社会形态,因此,彝族舞蹈中还保留着远古风貌,如打歌。打歌起源很早,是人们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打歌的基本动作有:翻身转、左右蹬跳、翻身勾脚、跳蹲步等动作。动作激烈,情绪高涨,是群众喜爱的自娱性活动。花腰跳乐是彝族青年男女交谊舞,无音乐伴奏,舞者用彝语演唱,其调子只有本民族人能听懂。舞蹈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围圈拍掌而舞,舞蹈队形有对跳、穿花等。舞蹈多做踮走步、蹬步踮、崴步、崴踢步等。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最早因四弦琴伴奏而得名,后因舞者手持烟盒舞蹈而得名。左脚舞是彝族大型群众集体舞,一般在彝族传统节日三月会时跳,是彝族青年交流情感、寻找知己的一种交谊舞蹈。左脚舞的舞蹈动作主要表现在脚下,如直脚、甩脚、串花、翻身、合脚。
三、现在的舞蹈分几大类?
中国古典舞
民族舞
民间舞
当代舞
现代舞
爵士舞
钢管舞
街舞
拉丁舞
劲舞
纠正上面的说法,钢管舞就是钢管舞,街舞就是街舞,不要归到现代舞。3个舞种是不同风格的。
四、为什么舞蹈被称为艺术之母?
什么时候人类有了舞蹈,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从欧洲某些史前洞穴壁画中已出现裸体的舞蹈形象来推断,在史前时代舞蹈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因而,舞蹈几乎和人类同时诞生的观点为大多数艺术史家所认同。在创造语言、发明文字之前,原始人传递思想感情的信息,靠的是人体动作,这种与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体的无声语言既是人类首先使用的交往手段,也是人类通过自身形体动作来表达的一种没有文字的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中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被誉为艺术之母。在原始社会中,专门的舞蹈者并不存在,有的只是集体的创造与活动,参加者是全族的成员。大家聚在一起跳舞,是为了庆贺劳动的收获,或是欢庆战争的胜利。
五、舞蹈是怎样来的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不论是狞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部落为了有个共同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图腾不仅作为部落区别的标志,同时亦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祷告或庆贺,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叫图腾舞蹈。图腾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样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现并让他们狞猎: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蛇舞时,舞者纹脸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念。龙和风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由于各个部族互相归并,一个图腾已经不能代表整个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于是把儿种图腾特征,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综合成龙的形象,以孔雀、山鸡等特征综合成凤的形象,用它们代表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作为帝德与天成的标识。后来才把龙和风当作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从此,图腾崇拜开始和巫术迷信相结合。因而就产生了巫舞。图腾崇拜和巫术虽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两者性质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图腾是原始人类崇拜的偶像,而巫师则是作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图腾舞蹈是社会性的集体舞蹈,而巫舞则是巫师的表演。在巫术中,歌和舞被利用为巫术的手段,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以保证巫术的成功。从舞蹈发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图腾舞蹈前进了一大步,它从比较粗糙的集体舞蹈转向专业的、个人的舞蹈表演,而且还表现出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巫舞十分盛行,规模宏大,形式和内容都相当丰富。
奴隶社会末期,巫舞逐渐向娱君娱种的方向发展。男巫已开始改为女巫。从此巫就失去了原来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会,宫廷舞蹈大规模地发展;分为祭祖性质的乐舞和宴饮助兴的乐舞。中国的汉魏和隋唐时代,是宫廷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宫廷内设有专门管理收集乐舞的乐府、太常寺、梨园等机构,训练和培养宫廷乐舞演员和乐员。唐玄亲和南唐李后主等皇帝还亲自参加编制乐舞。东方国家如印度、日本、朝鲜等,同样也有专供皇室享用的乐舞和舞伎。在欧洲,古希腊、罗马的宫廷舞蹈原来也是很兴盛的,自酉罗马灭亡后,整个欧洲为教权所统治,娱乐性舞蹈被中世纪教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带有世俗性质的民间舞蹈仍独立于宗教舞蹈之外而发展,直到文艺复兴以后,宫廷舞蹈才重新恢复。
西方17世纪后的宫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质为主的娱乐舞蹈,皇帝也一样参加跳舞。这种舞蹈是向民间吸收了若千种舞蹈形式,由舞师加以改造和传授,以适应宫廷中的社交仪式,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芭蕾是从欧洲宫廷舞蹈发展而来的,首先是属于宫廷中专有的表演,后来转移到剧场中去演出。它制订出一整套技术规范和要求,所以称之为古典芭膏。古典芭蕾是表演性舞蹈中技巧要求最高和最讲究形式规范的舞蹈,它传播面很广。20世纪初,现代舞在酉方兴起,这种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产生的,后来又在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产生出许多舞蹈派别。它总的倾向是反对传统的艺术观念,提倡创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们自己的表演体系和理论体系。现代舞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较为流行。
在舞蹈发展史上,民间舞蹈常常被人忽视,其实只有民间舞蹈才是舞蹈发展的主流。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是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舞蹈源泉。历代统治者都懂得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但他们叉千方百计去禁止民间舞蹈的活动。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它并不因为被禁止而停止发展,也不因为被宫廷吸收而改变其固有的乡土特色,它始终是以绚丽多姿的风貌在民间广泛流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