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才能增进双方感情的交流
跟对方谈心
二、10种如何跟潜意识沟通的方法
1、潜意识的位置
潜意识虽然在我们的脑里,但是它是经由我们身体的情绪感觉而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的。
当我们需要与它沟通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躯体里(头颅之下,大腿之上)的情绪感觉所在之处,这便是潜意识的位置;亦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心脏的位置。
若这两点仍觉难找,可以想象躯体内的一幅景象,其中哪一点有些不同,认定这一点是自己的潜意识便可。(那幅景象可以是一片黑暗,而那一点可以是一点的光。)
2、沟通的模式
认定了潜意识的位置,在内心对它说话。态度应该诚恳、专心和信任。
3、沟通前的准备
找一个舒适平静没有滋扰的环境坐下或躺下,做数个深呼吸,使整个人放松和平静下来。
开始时第一步总是多谢潜意识的照顾,过程中亦应慷慨地多对它说谢谢。
5、没有回应。若过去少有内心感觉,刚开始与潜意识沟通时会有困难,多做数次便会消除。最初几次不要心急,必须完全放松。
如果无论怎样做也无法建立沟通,那是说环境或时间不适当,潜意识不想在此时此地与意识沟通,应仍然向它致谢,然后结束。
6、等候很久。在等候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身躯内锁定的一点(内视觉)和不断地重复「我在等待着,请与我沟通」的话(内听觉),以免分散精力。
7、涌出的讯息没有意义,讯息不会没有意义,只是我们的意识不能理解其意义而已。可以先多谢潜意识,然后请它给你更清晰的讯息,或者帮你明白讯息的意义。
8、沟通后
答应过潜意识的事必须去做,你的意义与潜意识的紧密关系是你处事快捷有效的保证.
9、“多谢你的支持。我想邀请我的潜意识的每一个部分去全力支持这个决定,请你帮我做到这点。”(等待感觉的出现。)然后……
10、“多谢全体的支持。潜意识,多谢你,请你以后与我有更多的沟通。”
三、如何与新生儿进行感情交流
导语:新生儿说,不要因为我不会说话就不理我,我懂得的事情其实还是挺多的。
新生儿是指多大的孩子?
从出生到1岁是婴儿,而其中最初的第1个月,是叫新生儿。新生儿是指出生第1个月,4周内,即28天之内的孩子。这个算法和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算法是一样的,足月40周实际上是只有9个月10天,我们经常说的“怀胎10月”只能算是“怀胎9月”。
为什么说跟新生儿交流很重要
交流得越多,孩子就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孩子学习语言是要有环境的,狼孩听力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没有人的环境,他也不会人的语言,只会狼的语言表达。
有朋友家孩子听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是给爷爷带的,爷爷不爱说话,错过了培养孩子说话的最好时机,6岁了还说不太好,有自闭症的倾向。
而从情感上,孩子天生是敏感的,能够感知到他的出生是不是受欢迎的,有人及时回应,他情绪才会稳定,有安全感。
如何跟新生儿交流?
第一要做到,在视觉上与孩子的交流。
新生的婴儿一生下来刚开始对光线就有反应,但是视角只有40度。有一种少见的病是孕妈妈缺维生素A引起的孩子小眼角的病,视角就更小了。所以新生儿视线是很模糊的,只能看得清楚15-20厘米内的东西。然后视力会一天天发展,会看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远。2周时可以看清半米的距离。3周时可以看较大的东西,视线还能追着走,会分辨颜色了。
一个月以后才会注视抱着的家人,能看到一米以外的地方了。3个月以后才有180度的视角。4个月以上才有立体视觉。
所以在新生儿时期,因为孩子只能看得抱着他的家人,抱着婴儿的家人可以温柔地多对孩子多微笑,用眼神与孩子交流。特别是陪伴孩子最多的妈妈。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受重视的,是安全的。
第二要做到,在听力上与孩子的交流。
听觉是从胎儿4个月开始就有形成的,所以胎教从4个月就可以开始了。新生儿一出生就会有听力的,因为出生3天后就会对他作听力测试。
如果从出生开始,妈妈就经常叫他名字,和他说话,5-8天他就会对妈妈的声音产生反应。8-30天听力就会慢慢发育成熟,新生的婴儿要到一个月以后才会分辨不同人的声音。
1.新生儿只记得妈妈的声音,所以妈妈可以多和宝宝说说话,你做的一举一动都告诉孩子,鼓励孩子发音,慢慢孩子就会有反应了。而孩子一有发音,妈妈也要第一时间回应。
比如说早上起来和孩子说早上好啊,宝宝,晚上睡得好吗“,
换尿布时说”妈妈给宝宝换尿布了喔“,
抱起孩子给孩子喂奶时说”肚子饿了吧,现在给宝宝喂奶了喔,“
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受重视的,是安全的,也时时在锻炼孩子的听力,这也是剌激孩子的左右脑。。
2.平时抱孩子,最好用左手抱,让孩子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和他在妈妈肚子里听到的声音一样,会让孩子有熟悉的感觉,增强安全感。
第三要做到,在肢体语言上与孩子的交流,
新生儿不会说话,但是有很多肢体语言和妈妈交流的。
比如会皱眉头,嘴里嘟囔着,那就是心情不好了,需要妈妈哄一哄。
饿了,会扁着嘴,哭得悲悲戚戚的。要是再不理他,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感动天地。
吃饱了,会咧开嘴笑得很开心。
吃撑了,会边吐奶边蹬脚表示抗议。
妈妈走过来,孩子就笑,以为妈妈要抱他了,如果妈妈没抱,孩子就不笑了,甚至有可能会哭出来。
想睡觉时,目光呆滞,打哈欠,不理妈妈。等等,每个孩子个性不同,习惯性肢体动作可能会稍有些不同。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要在眼神上,听力上,肢体语言上和新生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将决定孩子安全感,情商,语言学习能力等重要方面。
今日话题:你会和新生儿好好沟通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