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人际沟通学中习惯养成的4个阶段是?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1-09-12 14:02   点击:1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被动阶段

2、自发阶段

3、自觉阶段

4、自动阶段

1、被动阶段

按照某个程序完成某种行为,开始很不自然,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要改变原来的旧习惯重新执行一种新的行为,会感到非常别扭。这一时期表现出“内力不足,特别需要外力的强制”。
  比如学生平常学习时总是坐不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要想让学生能坚持坐在座位上时间更长一些,就要通过渐进性训练,并在外力约束才勉强做到。开始做不好是正常的事,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予以理解。但为了形成好习惯,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约束,通过逐渐延长坐的时间,以小步走的方式逐渐取得进步。
  在这一阶段,老师和家长的坚持使学生形成习惯的保障。也许,首先放弃的是家长,只要家长不弃不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会养成。

2、自发阶段

这一阶段表现为“既需要外力也需要内力”的心理特点,孩子能认识到学习上专心致志的好处,但就是不好做到。
  旧的习惯会形成行为上的惯性,不知不觉地让人们重回老路,而当有人对他及时提醒,他就会马上按正确的行为去做。由此看来,要想使正当的习惯继续下去,既要自律,又需他人帮助。

3、自觉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认识到并且也能做到学习要坐得住,专其心。
  能对自己进行约束,基本能做到自我控制。但偶尔也会有反复,需要自己的意志力约束自己,自己说服自己,但“坐得住”还没有形成自动化的动作。比如我们在某一天作业很多,需要晚上加班。恰在当晚有一场自己心动的足球赛,这时你也知道应该先完成作业,但比赛也是你期盼多日的节目。
  这时,你就要做自我的思想斗争,如果你的好习惯已进入自觉阶段,你一定会说服自己放弃球赛而完成作业。这个阶段虽然不需要外力约束,但也需要自己的内心控制力约束自己。

4、自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既不需要外力,也不靠内力。
  ”他既不需要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也不需要自己意志的努力。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强的自律观念,认为学习是首要的任务,不完成学习任务自己就割舍不下。

好习惯的形成不会自然而然,也不会一蹴而就。培养学生习惯,要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即允许反复,又要及时干预。
  知道习惯养成的四个阶段,就会自觉应对在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行为特点。要对孩子的反反复复不弃不离,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收获习惯的养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