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会如何理解沟通能力的形成与社会意义?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5-20 15:25   点击:193  编辑:米政   手机版

我们不难发现,农村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都是非常擅于与人沟通的人。这些人,都有极强的组织能力。村里要办些什么事,村长喊破嗓子可能没有人搭理,而这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只要一开口,啥事都能办好。所以呀,组织能力基础于沟通能力,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修炼好与人沟通的能力,方能组织好群众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那些只会指手画脚的干部,即使淫威十足,恐怕都难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到头来还会成为孤家寡人!

我们同时也不难发现,农村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待人总是和颜悦色,看上去慈眉善目,不但人缘很好,而且都是高寿之人。所以呀,沟通能力本质上就是为人处事的心态。不看轻任何一个人,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而且因为处理事情公平公正,总是让人心服口服。这类人也喜欢“多管闲事”,但他的一言一行,都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换位思考。

慈祥、公正、一分为二、管管闲事,修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不但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养生的需要,你说呢?

擅长沟通并且在沟通时都能取得成效的,不仅是语言艺术的说服力,也得有自身的尊严和身份并存。

中国都有什么人性定律,社会现象,法则效应?你怎么看?

1.人们不会嫉妒比他强的人,但会嫉妒身边比他强的,更加会挖苦和他本来一样但后来比他强的。

2.关系比能力更有用。

3.抽好烟不用买,买好烟的人抽不起。

4.工作干的多的,好处不一定多,干的少的,好处不一定少。

5.工作上,忙的人会越来越忙,闲的人越来越闲。

鲁迅先生有《狂人日记》,柏杨有《丑陋的中国人》,李宗吾有《厚黑学》,可以看看。中国人面上讲《论语》《增广贤文》,骨子里信《孙子兵法》《道德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