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庭因素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的发展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8-08 00:39   点击:173  编辑:易宜   手机版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几乎后天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原生家庭中找到解释

原生家庭包含了自己,父母,祖父母三代人

对思想,价值观,道德观,自我形象,自我价值,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等等都会有影响

比如

被挑剔大的,以后也严苛别人

被嘲笑大的,以后自卑

被鼓励大的,以后充满自信

被赞扬大的,以后自爱自重

……

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1、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同伴对与个体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父母,教师和成人的影响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

2、个体的心理特征。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者惩罚对人们态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度形成就容易些,反之就比较困难。

3、个人经验。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实践证明,很多态度是由于经验的积累与分化而慢慢形成的。四川人喜欢吃辣椒,山东人喜欢吃大葱的习惯,就是由于长期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态度。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只经过一次戏剧性的经验就构成了某种态度。

如何更好的提升个人素质和人际关系?

懂得欣赏别人,

才会被别人欣赏。

在社会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欣赏与被欣赏,

是一种互动的力源,

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

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

因此,学会欣赏,

应该是一种美德。

一个永远不懂欣赏别人的人,

也就是一个永远不被别人欣赏的人。

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积徳行善,多参加社交活动,结交优秀人士等等。

人格分裂是受哪些因素导致的?

人格分裂是精神疾病的一种,所以也具有精神疾病的特质。具体收哪些因素导致,无外乎有这几大部分:环境、家庭教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重大生活事件。但是无论哪一个因素,都脱离不开一个心理规律的走向。

人格分裂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而没有突发性人格分裂一说。基本如下:

一般心理问题,未得到解决,就会演变为严重心理问题,若是严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转变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再继续拖着没有处理,恰好生活中又遇到重大的创伤事件,就可能进入精神疾病状态。

遗传决定,个人先天素质及后天发育,思维,情感,行为,模式,人格特征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及发展,脾气,温和急躁,

1生物学因素,

2心里发育

3幼儿青少年受孽待

4幼儿园或老师教育

5父母行为

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特征有共同环境背景俩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