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莫言的《卖白菜》,其潜台词你读懂了吗?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5-20 19:59   点击:240  编辑:陆进   手机版

莫言说他家种了104棵白菜,已经卖了101棵,剩下的3棵,“母亲”承诺过年包饺子的,可不得已也拿集上卖了。时间是1967年,那绝非“饿肚子”的年代(饿肚子是在1959和1960那两年),莫言为什么杜撰了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动机何在?

之所以说莫言杜撰,是因为:1967年前后的二十来年间里,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价20年不变,玉米只卖8分钱,白菜连2分钱都卖不了。可是,莫言家最小的一棵白菜卖的钱竟然需要“一张一张地点”,这不是胡说八道又是什么?如果不是胡说八道,那么,莫家104棵白菜少说也得卖三、四百元吧!这数字在那时也算是天文数字了。有这么多的钱竟然过年都吃不上白菜馅饺子!这还不是胡说八道吗?

辛辛苦苦种了104棵白菜自己却吃不上一口,就连过年也吃不上一顿白菜馅的素饺子。莫言的潜台词究竟是什么呢?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 挖煤哥儿住冰窖,编席老汉睡光床……”

这些控诉万恶的旧社会的诗句与歌谣,不正是莫言的潜台词吗?

1967年卖白菜的故事不真实,我们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同令人,对事物已经有了确切的记忆,文革第二年不再是挨饿的年代。背景,你和母亲卖一百零四颗白菜,在那里卖,卖给谁,卖给农民,有人要吗?都有土地,每斤多少钱 。化肥你买得起,有卖的吗,计划经济时期,农业主要生产资料是分配制度,低层由公社分播到生产大队,而后小队。路遥写城市卖鸡蛋,可信。你和母亲卖白菜你都没地方,除了送人。计划经济时代,城市郊区农民是菜农,必须满足城市菜的供应,菜站平价收购,平价供应,很便宜,农民也可以买,一百颗白菜值五块钱,还用着一张张数。在农村赶会时,见过卖油条,包子糊辣汤;牛马骡等物资,就是没见过卖白菜的。人民公社时期,你家有那么多土地种白菜么。说平常吃咸菜,吃不起肉可信。莫言梦幻作家的代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