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来解答,第一个方面是脑梗的常见症状,第二个方面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脑梗的关系。
的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对于诸如脑梗塞、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而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始作俑者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者经过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沉积到内皮下,经过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两个结局,结局之一是体积逐渐膨大,最终影响器官和组织的供血,引起供血不足的症状,而结局之二是斑块突然破裂,斑块内的血脂成分破入到血液当中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细系统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埂塞等。
固然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但不见得所有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都能患上脑梗死。
第二个方面讲脑梗塞的常见症状。不同位置的病变产生的症状可能各不相同。比如说,由颈内动脉系统出现严重狭窄性病变而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有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对侧面部偏瘫。
而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短暂的缺血发作的表现,常有眩晕,平衡失调。
总而言之,血脂和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旦升高,应该心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评价,采取必要的治疗策略。
医学上认为,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的一种运载蛋白,在血管中起到脂肪“搬运工”的作用。所以,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时,它所运载的脂肪和胆固醇类物质就会在血管中形成“拥堵”。从而导致运载“不畅”的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所携带的脂肪类物质就会粘附在血管壁上,时间长了就会引发血管硬化,导致脑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一旦出现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下一步就马上到脑梗,这其中是有一个过程的,身体也会有一些外在的表现,要注意识别:
症状一:突发眩晕或不明原因的倒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小脑和脑干等平衡神经组织,患者会突然感到眩晕,站立不稳,甚至会晕倒在地,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跌倒。这是脑梗发作前的典型征兆,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拨打120。
症状二:肢体、手足、唇舌等麻木
手臂或者腿突然感觉麻木、没有力气,或者发生癫痫样的抽搐;一侧的脸部、手足或者唇舌突感麻木,或者出现嘴歪、不自觉流口水等症状,这是侧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大脑皮层中央前后回流所致。
症状三:突然讲话含糊不清甚至失语
大脑众动脉供血不足会影响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患者会突然间的讲话含糊不清。有些患者不能讲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有些患者则相反。医学上称为运动性失语或者感觉性失语。
症状四:视力模糊、眼睛黑蒙
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视物模糊,或者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一般数秒钟或几分钟即可恢复正常。这些都是由于眼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脑梗的发生。
症状五:犯困、嗜睡、频繁打哈欠
患者整日昏昏欲睡,无法克制,处于一种嗜睡的状态,在午饭后表现尤为严重,必须立刻午休,否则整个下午都会处于昏沉的状态。这是脑供血不足所致,要提高警惕。
除了上面所述的症状外,脑梗发作前的征兆还包括:性情突然改变,如变得抑郁、孤僻、狂怒、急躁等;血压突然异常升高或降低;行走不便,步履阑珊等。
所以一旦这些症状出现,就要提防脑梗来袭!并且,神内科医生建议,如果体检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不要轻视,还是要早关注、早治疗。并且,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或者是有过“三高”记录的人,饮食一定要清淡,少油淡盐,可以喝点姬松茸和芦笋发酵制取的{姬松茸芦笋复合液},来帮助养护血管,预防脑梗的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