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马云曾说阿里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很正常,更重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5-23 05:04   点击:202  编辑:申屠玛   手机版

马总讲的恢常正确!要想生活过得好,先苦后甜少不了!

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工作。

市面上除了阿里还有很多公司可以选择,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对阿里趋之若鹜?

每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有人可能是想来镀个金,从阿里出来后身价倍涨;有的人可能是来阿里学习和成长取经,遇到一些良师益友;有人冲着钱和公司发展前景。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了阿里,选择的同时他也默认接受了阿里的工作强度。

再来说如何看待工作的事。工作多少小时算正常?

我们从小书本学的革命先驱马克思为了自己的事业,不分昼夜埋首图书馆苦读;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万贯家产,在必要的休息之外一心研究自己的哲学事业;说的近一点,王健林去年晒出的作息时间表也震惊了不少人。

你可能会说,他们都是有自己事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而工作当然不同。

我们不是企业家,不是某某家的每个人就没有自己的事业了吗?

老板和打工者?

我们的二分法喜欢用老板和打工者,来简单区分工作角色,除了公司的大Boss, 其他都是打工者。在我大学刚毕业来上海工作时,房东对我感叹说小姑娘从外地来上海打工,不容易”。听到“打工”这个词我愣了一下。因为在我的词典里没有这个词。我来上海工作是我做了诸多体验尝试,及分析后选择了上海,上海有我想要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及视野。

如果一定要说“打工”的话,我们每个人是为自己的简历在打工。作为猎头每天阅览上百份简历,有亮点的简历才会被我们选中做沟通。所谓亮点,核心是看你待过什么公司,参与过什么项目,做出了什么成绩。哪怕是创业者,他过往的工作成绩也都是他创业的基石,那里有经验,人脉,口碑背书,当然不包括王思聪这类资源主导型的创业者。

这个年代是个越来越重视个体价值的年代。

过往公司是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这个年代我们每个个体要始终打造自己的银盘。如何选择每一份工作,及在每一段履历中打磨锻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才是应该重点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做到位了,至于以后是继续和企业合作共赢,还是选择创业你都有了相应的资本。

所以一天24小时,怎么用,取决于你自己。至于马大大说了什么,也许不重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