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说话没有条理,怎么解决?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7-13 15:39   点击:250  编辑:水昌   手机版

说话没有条理,要么就是没听明白,要么就是说话方法不对。

怎么才算是听明白?

很简单,你只要明白他想要什么答案就可以了,有点类似于“对症下药”。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明确分辨对方传递的信息是什么,从而提高问答“命中率”。

日本作家高杉尚孝的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的第1章,作用用大篇幅内容讲解信息分类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信息,特别适用于“没听明白”的场合。

信息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句子。信息分为记述、评价、规范三个种类。注意!注意!在这里会发现,大量的信息当中有对的,有错的,有好的,有坏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信息只是单纯地从字面意思理解,无关乎对与错,好与坏。

记述信息: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例如:我在读一本书;我收到一束鲜花;我在浏览悟空问答的回答。这些都是属于记述信息。

评价信息: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例如:这是一部很无聊的电影;她的皮肤很好;悟空问答的回答都特别有趣……这些信息都在强调“好”或者“不好”的意思,所以都属于评价信息。

规范信息:表现出事物应有的状态或人应采取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公共场合的广播,例如高铁站,地铁站,公交车上……还有就是平时经常带有“应该”的话,如:我应该走快一点;我应该去看望A女士。

信息的分类主要是帮助我们避免答非所问。

例如,你的上司问:最近,我们公司的业绩如何?如果在你回答了一连串各种各样的数据之后,他还是眉头紧锁,好像啥也没听懂似的。这个时候换个说法试试看——公司业绩回升了不少。结果会怎么样呢?等你自己去尝试哦!

“没听明白”是因为我们没把信息分辨清楚。那么我们会不会没把话说好,而导致别人听不懂呢?在这里还是介绍一本书——《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作者是大岛祥誉。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

这本书中有一个特别适用的说话方法:

在说什么(主题·论点)

想说什么(结论·内容)

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证据)

4. 必须要做的是什么(行动)

举个书中的一个例子:

我想起来昨天看的杂志。那个咖啡馆的环境真不错,还做过电影外景拍摄呢。下周想去看看……我们知道他(她)想要做什么吗?

在生活中,我们和很熟悉的人说说就算了。如果把场景换到工作中,那可不太一样了。毕竟我们在工作中的谈话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赞同,并且要把所说的想法采取行动。

回答到此就要结束了,我的回答有没有“答非所问”呢?期待你们给我的回复!

我是圆眼小主:因为眼睛大,脑袋大,个子小,所以取名“圆眼小主”。

呵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