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新人入门忠告 新人怎么跟同事相处
人依据其年龄、性别、职业、职位、所处环境等情况而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与人接触时,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所以在和不同的人相处时,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在这里我们仅就您所提出的问题,即如何与同事相处发表些意见。
首先,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要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作出适当的自我牺牲。
要做好一项工作,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求共同分享,切忌处处表现自己,将大家的成果占为己有。提供给他人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替他人着想还表现在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双向互利的。您给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当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回报。
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要不失时机的给别人以表扬。但须注意的是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夸张,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失去别人对您的信任。
再次,要掌握与同事交谈的技巧。在与同事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他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聚神聆听代表着理解和接受,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含蓄既表现了您的高雅和修养,同时也起到了避免分歧、说明观点、不伤关系的作用,提意见、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人自尊心,产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谈变得生动有趣。简洁要求在与人谈话时掌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与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此谓之生动。当然要掌握好表达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化紊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最后,要抽时间和同事打成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体会都可融洽人际关系。
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臻于娴熟。希望您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一个自我分析,从而冲破自我封闭的篱笆,虚怀若谷,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怎么和陌生人说第一句话,不让人反感?
你就说 微笑着说你好就行了
三、怎么样才能和陌生人大方的说话?怎样随和的和不认识的人接触?怎样面对不喜欢的人或事?我真的不知道
都说一回生、两回熟。“两回”不难,要说难就难在头“一回”。难在哪儿呢?难在面对的是陌生人,不知该从什么话说起,不知该说什么话,不知该说的话会不会让人听了感觉不悦……
我在一家公司搞人力资源管理时,招收过一批新员工。让我感到不解的是:他们在应聘时一个个都是侃侃而谈,对我的各种提问都应答如流,可是进入公司后,很多人不善言谈的弱点“原形毕露”,即便让他们说些迎言送语式的话,也是面红耳赤,羞涩得不得了。后来,我找他们谈话,问他们是不是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他们大多低着头,小声嗫嚅:“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倒是其中有一个人反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自己融入集体?”
我笑了。随后问另一个把嘴管得死死的新员工:“你是不是每次跟人说话都像赶考?”他点头表示“是”。我说:“你这是患了语言怯生忧郁综合症了。”
语言怯生忧郁综合症大多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来。戴尔·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中提到了人际关系的抑郁症。是什么导致抑郁?是怯生。因为怯生,所以就会出现舌头打滚、语无伦次,越想把话说得尽善尽美,越是说得言不达意。这就像一个初次登台的演唱者准备得越充分,演唱效果越是打折扣一样——怯场所致。
怯生是一种思想状态。自卑是这种状态的源头。很多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感不适应,其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在与生人进行语言沟通时说错话而被人耻笑。这种自卑心理自然会使他们经常无端地默默地指责自己某个时刻某句话说得唐突了,因而破坏了与人沟通的气氛。有些人想起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战战兢兢地偶说一两句话居然还是没有管好自己的嘴,真是恨不能咬掉自己的舌头。可是,这种“自恨”只能使自己更紧张,丝毫无助于自己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越是提醒自己下次不可再说错话越说错话。
怎样避免因为怯生而给语言交流造成的尴尬呢?我这里提供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问话探路法把对方假设成一般过路人,然后像问路一样,找一些自己心里有数却佯装不知的问题请对方来回答,这样你就取得了语机上的主动。无论对方的回答对与错,你均需认真地洗耳恭听,即使对方说错了,你也应该“将错就错”地表示谢意。因为,这种问话探路的目的并不是要找到什么答案,而是为了打开你和对方语言交流的闸门。
一旦双方对话的闸门被打开,顺流而下,原先那种陌生感就会自然消失。
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恶意地拒绝一个虚心请教者。只要对方愿意搭你的话,你所预期的社交方案便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这种方式听起来好像有点儿虚伪,但对怯生者来说,不失为树立自己说话自信心的有效办法。
问话探路法只适用于和一个陌生者搭话,若和一个团队接触,则不适用。
轻松探微法和一个陌生人初识,有时只需抓住对方工作或生活的某个细节,就会很顺利地叩开双方沟通之门。
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的陌生人,看看他们是否有比较特别的地方,比如对方穿着上是否有异族风情的配饰,比如对方使用的手机款式让你非常青睐,比如对方所抽香烟的牌子……谈论这些细节很可能立刻吸引对方的兴趣。聊天的话题最好选择节奏感比较轻松明快的、无需费尽思量的,这样就不会让人对你的搭话产生反感。有时候,即使无语,只需向对方抱以会心的一笑,也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一次搭话顺利过关,就给第二次见面的进一步沟通做好了铺垫;到了第二次,你就不妨直呼对方的名字,讲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但不管讲什么,话都宜少不宜多,话一多,露了怯,你就赢不得对方的尊重了。
当对方有意和你沟通时,无论对方的话是对是错,切忌否定对方,因为毕竟你们还不熟,一旦被否,余下的沟通就很难继续,前面你所做的一切细节探微的努力也会因此而徒劳。开门见山法如果你经人介绍和一个群体初识(或你刚到一个团队上班),你所面对的是许许多多陌生的面孔。你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了解你,你的心跳会不会比参加应聘面试时还要快?尽管这些新面孔都和蔼可亲地纷纷围上前来,主动和你搭话,但你依然紧张得手心出汗不止,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这可如何是好?
逢此情况,心里不要有顾虑,更不要回避大家的提问。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第一回你就怯生而不语,何来第二回的相熟?要想尽快和一个群体相熟,不说话是不行的,但说话也要看怎么说。面对你一言我一语的探问,你可千万别忙着去应答任何一个问题,这样你就很容易失去语机,因为你还没答完一个问题,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又在等着了。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与陌生群体对话的语机呢?有几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你可以试着用。比如“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关照”;比如“今后我们要一起共事了,我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包涵”;比如“作为新人,能得到大家的如此热情,真让我感动不已”;比如“认识大家很高兴”……
对一个陌生的群体而言,故意回避或有问不答,均被视做对这个群体的拒绝;说话太多也难以让陌生的群体所接受,而且还会让人感到害怕。第一印象是带有根本性的。如果你没有管好自己的嘴,在一个陌生群体当中出现“言失”或过分表现自己的所谓口才,那么你在这个群体当中会很难生存。
观察一下你自己和你周围的人群,是不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和自己熟悉的人交谈时很轻松自然,虽说不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也能做到口齿伶俐、侃侃而谈;但他们一旦到了公众场合和陌生人交谈,马上就变得不会说话,经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了。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会被看作是轻微的社交恐惧症,我们却往往用“为人老实”、“不善交际”等词语来掩饰。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人际变动很大,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在种种场合下,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和陌生人交谈,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造成和陌生人说话困难的原因往往是心理恐惧和语言生涩两方面,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来克服,而语言技巧问题,我们的文章也许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先进一个很老的笑话:有个老先生的胡子很长,平时没有觉得什么不方便的,可是有一天一个调皮的小家伙问他:“老爷爷,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放在被子里还是放在被子外?”这下,晚上睡觉的时候,连觉也睡不成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很多事情,我们不必刻意关注,只要照你平时那样去做就行了。和陌生人讲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讲究,只要照平时那样自然地去说就行了。我们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怎样才算说话自然随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也不可能从正面去定义解释,但是不刻意伪饰,不刻意模仿,保持常态,这就是我们和陌生人交谈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假如你觉得在陌生人面前即使要保持常态,自然随便地讲话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么可以试试以下技巧。
第一,调整自己的呼吸状况。说话每时每刻都要利用肺部呼出气流, 一旦由于紧张而引起呼吸紊乱,就会使说出来的话颤巍巍,或者轻重不均匀,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所以如果你觉得紧张,可以在说话前有规律深呼吸几次,调整一下心情,等呼吸稳定以后,再开口说话,声音就不会发颤了。同时深呼吸也可以帮助摄入足够的氧气,使我们头脑清醒,保持敏捷的思维。
第二, 精神集中,心无旁鹜。说话的时候不要走神,让大脑高速运转起来,佳词妙句就会源源不断自动喷涌。听话的时候更要专注,努力捕捉对方的眼神表情,积极做出回应,如会心的微笑、赞同的点头等等。这不仅让对方觉得受到重视,因而情绪高涨,而且也会让自己的紧张情绪烟消云散,全身心投入到兴致盎然的会话中去。
第三, 不要雕琢词句。和陌生人交谈,并不需要故作高雅,平时用什么词现在还用什么词。这不是说要口无遮拦,怎么想就怎么说。在说话的内容上,我们需要斟酌;可是在说话的方式上,我们可顺其自然,不要房间追求华丽的词藻或精彩的句式。一些高雅的词汇,也许可以为你的话语增色,但是如果因此耗费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以至于无法集中思考说话的内容,却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不熟悉的说话方式和词汇也很容易让人出洋相,一旦读错了一个音或说了一病句,就会给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再造成紧张的恶性循环,就会洋相百出了。
第四, 不要过分客气,使用太多的敬语。在初次见面的自我介绍中,可以使用一些敬语,但一旦谈话深入下去,“谢谢”、“请”、“您”这些话就不必总挂在嘴边了,否则就会显得很见外,双方的关系很难进一步发展起来。礼貌是必须的,但太礼貌比不礼貌更容易让人不自在。
第五, 不要故作幽默。很多“口才兵法”上都说,“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这话没错,可“幽默”是一种很高级的交际技巧,需要灵活的思维、有趣的内容再加上语气、语调、手势、身姿等等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害怕和陌生人交际的人来说,远不具有这些交际能力,所以千万不要故作幽默,以免弄巧成拙。以“我来讲个笑话”开场,以越来越紧张的声调叙述,以等待好久听众才发出的几声干笑收场,这样的“幽默”实在太令人尴尬了。倒不如老老实实说话,抽冷予来一两句好玩的话,更让人印象深刻。
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再使用以上的说话技巧,你一定能使自己说话亲切、自然、随和,让人如沐春风,让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成为你的真心朋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