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人思维方式有哪些发展?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1-12-26 05:57   点击:165  编辑:狄凡   手机版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萌芽态的抽象逻辑思维。后一种思维方式以前一种思维方式为发展的基础,但后者不能取代前者。三种思维方式代表了人的思维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
(1)直观行动思维
所谓直观行动思维就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在2~4岁孩子身上表现突出。其特点是:
①这种思维离不开孩子自身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和自身的动作。所以,这种思维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和行动性。离开对直观事物的感知,离开一定的行动,思维就随之停止或转移。例如,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画画,他们不是先想好了再画,而是边画边想。
②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反映。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表意性动作和工具性动作之中。表意性动作,就是用动作表达意愿。例如,孩子用手的动作表达他所要的东西。这动作包含着对一系列关系的认识和分析:首先感知到是自己想要这个东西,但靠自己的能力做不到,而成人有能力拿到而且也会拿给自己,于是,就用手向成人发出要的动作。这就使手的动作成为有象征功能的类似语言的信号,体现了表意性动作的间接性。工具性动作就是按照物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来使用物体的动作,对同类物体使用同样的动作。例如,推拉有轮子的各种玩具车等。工具性动作反映了孩子对“类”概念的朦胧意识,体现了这种动作的概括性。
③思维的狭窄性。孩子依靠动作思考,脱离动作在动作之外就不能进行思考,缺乏词的中介,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简单运动性的和直觉性的,思维的对象也仅仅限于当前直接感知和相互作用的事物,因此,思维的范围的狭窄性、思维的内容的表面性、思维工具动作性和持续时间情景性构成了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这种思维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复杂关系,也无法计划自己的动作和预见动作效果。但这种思维不仅能使孩子的动作协调,而且通过动作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这对孩子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2.5~4岁是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智力开发应以大力培养孩子的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并促进其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