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有什么区别?
物理内储和逻辑存储的区别如下:
物理内存就是指电脑中实际插的内存条的大小,其大小以g、T等表示。
逻辑内存是虚拟内存,并非实际内存,为了加快程序处理速度而从硬盘上暂时划出的一部分,要比实际内存大。
这么说不知清楚了没有,应该是说清楚了吧。
二、物理存储器的存储方式?
1、顺序存储方式:顺序存储方式就是在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一个接着一个的存放数据。顺序存储方式把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存储在物理位置撒花姑娘相邻的存储单元里,节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顺序存储方式也称为顺序存储结构,一般采用数组或结构数组来描述。
2、链接存储方式:链接存储方式比较灵活,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在物理位置上相邻,节点间的逻辑关系由附加的引用字段来表示。一个节点的引用字段往往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存放位置。
3、索引存储方式:索引存储方式是采用附加的索引表的方式来存储节点信息的一种存储方式。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
4、散列存储方式:散列存储方式是根据节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节点的存储地址的一种存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结构来决定采用哪种存储方式。
三、云存储设备的常见存储逻辑单元包括:?
云存储设备的常见的数据存储逻辑单元:
(1)文件(file)——数据集合分组存放于文件夹中的文件里。
(2)块(block)——存储的最低等级,最接近硬件,数据块是可被独立访问的最小数据单位。
(3)数据集(dataset)——基于表格的、以分隔符分隔的或以记录形式组织的数据集合。
(4)对象(object)——将数据及其它相关的元数据组织为基于Web的资源。
四、51单片机的物理存储空间和逻辑存储空间是什么?
MCS-51单片机在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
1、片内程序存储器
2、片外程序存储器
3、片内数据存储器
4、片外数据存储器
但在逻辑上,即从用户的角度上,8051单片机有三个存储空间:
1、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MOVC)
2、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
3、以及64K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X)
五、为什么存储器空间在物理和逻辑划分?
物理空间:实际地址对应的空间也称“实存空间”。
逻辑空间:程序员编程时可用的虚地址对应的地址空间也称“虚存空间”。
逻辑空间是编程所需要的虚拟空间,没有这个的话就无法编程,物理空间则是程序投射到现实的介质
六、云存储 数据逻辑单元有?
SAN是以逻辑单元(LUN:Logic Unit)的形式提供存储资源,但虚拟环境下的VM数量很大,LUN的数量也不足以支撑这么多虚拟磁盘。
七、存储器是怎么存储数据的,本质上存储的是什么?
存储器本质上存储的是状态,不同状态对应不同数据。
至于是什么状态,要看是哪种存储技术。
存储技术基本可分为两大类:1、挥发存储器(掉电状态不能保持,数据丢失);2、非挥发存储器(掉电后状态仍可保存,数据不会丢失,当然有保存的期限)。
1、挥发存储器
例如SRAM,DRAM,存储的是电荷。有、无电荷表示1、0。
2、非挥发存储器
例如EEPROM、Flash,存的也是电荷。有无电荷表示0、1。
光盘是光存储,是靠折射率高低来存储数据。
硬盘是磁存储,是靠磁阻的大小来存储数据。
还有一些新兴的存储技术,PCRAM(相变存储器),MRAM(磁存储器),RRMA(阻变存储器),全息存储器等等。
八、存储器组成逻辑框图怎么画?
存储器组成逻辑框图画,<p>按大小来看,一共需要16块DRAM芯片,将每四块分为一组,形成32位的数据宽度,根据该储存容量大小一共需要16位地址线(可以根据储存容量除以数据宽度来确定)。
将地址线的低14位作为全部DRAM芯片的地址,然后将高2位作为组片选信号,即选择各组输出的32位数据。</p><p></p>,这么画。
九、前驱后继指的是逻辑结构还是存储结构?
前驱后继指的是逻辑结构。
线性结构:有且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例如:线性表,典型的线性表有:顺序表、链表、栈(顺序栈、链栈)和队列(顺序队列、链队列)。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除了头结点和尾结点之外,每个结点都有唯一的前驱和唯一的后继,也就是所谓的一对一的关系。
十、为什么逻辑结构独立于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只是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独立于其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