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直观教具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为想象与表象,表象即是对于以往认知和感觉过的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想象的影像,可借助直观鲜明的形象展示现实,同时也有部分的归纳性。如果不具备表象,也就无法进行形象思维。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尽量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变得“实物化”,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进行认知,能够进行实物感触、进行实际操作,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象的影像,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应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与图片、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取得客观全面、丰富多彩的表象,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课时,可由教师预先展示出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圆形的实物,例如,地球仪、篮球、足球、瓶盖等,并让学生列出在生活当中的圆形的实物如水杯盖、碗、乒乓球、高尔夫球……,借助真实感知生活当中的实物,让学生对于圆形的物体具有直观形象的认知。立足初步认知,再由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圆形的教学模型,并对照课本,圆作为椭圆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当椭圆自身的离心率与0相等时,就会使得两个焦点形成重合,形成了一个圆形。并在教学模型上找出两个焦点形成的重合点,通过将实物教学模型与课本知识相互结合,使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并在学习当中构建明晰的表象,使得思维趋向于理性化。另外,可在教学当中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课件,与动态的影像视听相互结合,演示出思维发展的趋向,这样可提高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