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演可以通过练习达到理想效果的。学表演的和学习播音主持的都有发音方法及气息练习。句子的停连、语气的高低等等课程。
要使自己的声音很有吸引力。可以利用共鸣腔来尝试发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3、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
4、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
教师口语问答题,发音呼吸有哪几种方式?
在语言这个有机体中,语音、词汇、语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部分又自成体系,有自己的规范。口语表达过程是一个从生活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口语的双重转化过程,是对说话人多方面素养和潜能的综合调动。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参与,也同时受到说话人知识、经验、情感、态度、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因此,口语的问题远远比书而语的问题更复杂、更普遍。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1.图示法
图示法是指教学借助挂图或直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辅助教学。
图示法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快捷等特点,效果最为明显。比如:在讲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发音器官示意图,在图上直接指出发音的部位及气流的出处,用以代替齿龈、软腭、舌尖、舌面等这些枯燥乏味的间接口头描述。在讲元音时,可以直接在元音舌位图上标出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对于声调的讲解,也可以采用五度标记法,把图画出来后清除明了,学生一看即懂。因此,凡是能用图表示的教学内容,都应尽量采用图示法。
2.演示法
图示法具有静的特点,而演示法具有懂的特征。演示法同样能达到直观的效果,可以和图示法结合使用,相辅相成。
在讲汉语声母的发音是,通过看挂图可以知道其发音部位、气流的出处,并知道其发音方法为塞音、塞擦音等,但究竟塞音、塞擦音是怎么发出的,就需要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演示,学生根本不会发语音。
演示法的运用,不仅限于做出正确的发音演示,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多变。如“吹纸法”:拿一张很薄的纸,放在嘴的前方,让学生从发音时纸的颤动与否,体会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
3.练习法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与其他的工具一样,只知道怎样使用的道理还远远不够,还得亲自使用,并经历一个由不熟到熟练,由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师要设计出科学合理而有效的练习方法给学生,使他们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这一点上紧密联系学生的语言背景至关重要,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区别对待。接着,在学生的联系过程中,老师同样很重要,他需要细致观察学生的发音并即时指出错误帮助纠正。
4.对比法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往往会受第一语言的影响对有的汉语发音混淆不清,发生偏误,而对于他们的母语是怎样影响汉语的学习的至今仍然是一个争论的热点。但是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好对比法,即能让学生清晰深刻地领悟汉语发音与他们母语发音的区别。
要运用好对比法,首先要选取适当的参照物。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授汉语语音时,恰当的参照物应该是他们的母语以及他们熟悉的外语。此外,还可以从汉语本身的要素中选取适当的参照物。比如:在进行声母的教学时,以下各组声母可以互为参照物:b--p,d--t,g--k,m--n等。这是因为各组声母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比法还可以应用于不同语言中语音与书写字母关系的比较。
5.夸张法
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扩大音与音、调与调之间的差别,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汉语的发音。首先可以夸张板书,在教复合韵母时,结合发音口形a,o,e写成大一点的a,o,e,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复合韵母中各元音开口度的不同。其次还可以夸大口形、延长音程、增大音量、加强音高对比等来帮助学生理解。
除了以上所述五种方法外,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还有引导法、夸张法、扩展法、自我观察法、语音分析法、模式法等方法,各种方法之间也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用,同时也鼓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