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幼儿歌唱时怎样的发声方法才是正确的呢?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1-14 20:59   点击:126  编辑:聂力   手机版

  人的歌声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以及监听器官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相互配合、协调活动而产生的。

(1)呼吸:是歌唱活动中的重点。歌唱中的呼吸应该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不需要特别“加工”,但又要略加装饰。正确的呼吸应是自然呼吸,均匀用气,吸气时不耸肩,不在句中换气等。
  歌唱时的吸气,尽可能持久,发音前,用口鼻吸气,吸气有快吸、缓吸之分,这和歌唱的速度有关,无论快吸还是慢吸,我们都应该深呼吸。呼气时,小腹根据音量的大小、长短、高低有控制地收缩。

家长先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歌唱时呼吸的特征,一般3岁前的孩子,因肺活量小,呼吸也很浅,加上他们对气息控制能力弱,因此往往会发生一句歌词还没唱完就要换气的现象,甚至有的孩子会一个字一个字停顿地歌唱。
  3岁后,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较长气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换气,所以经常发生一句歌词被切断唱。4~6岁的孩子,一般都能学会歌唱时的自然呼吸,不发出很响的吸气声,不中断歌曲的句子,如果句子太长,孩子还是会感到呼吸、换气时的困难。这时成人应做好示范作用,先请孩子看完整的演唱,并请孩子观察吸气的方式,告诉他们唱歌时在一句唱完后要用嘴巴稍稍换气、不耸肩、不抬头。
  一开始,孩子并不一定能掌握,久而久之,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能学会了。

(2)共鸣:歌唱要用正确的共鸣方法和寻找正确的共鸣位置。所谓正确的共鸣方法指“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童声清澈明亮、音色最自然的方法,避免孩子将声音压在喉咙里或压进胸腔里的最自然防范措施。
  所以作为家长,自己要掌握歌唱时下巴自然放松、嘴巴自然张开、自然地向前发音,既不肆意叫喊,也不刻意控制音量等。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唱,他们就可以自然地模仿出成人发音的共鸣方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