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训练法
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7种方法,大家可以任选适合自己,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训练,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训练对你播音配音大有裨益。
01
闻花练气法
①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香般从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收,吸气至七八成满;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以达到 20~30秒为合格。
②缓慢地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呼吸过程要慢而不僵,各部分器官配合协调,气息均匀。
③缩短吸气时间(急吸气),像要喊住突然发现远方走来的熟人似的,急速吸气,两肋一下子提起,但动作不能让人有明显察觉。气息很快地进入肺部,然后相当缓慢地呼出,每一瞬间使用的力量都应当是相等的。
02
气息体操法
双目微闭,以站立姿势为宜。整套体操共分为 10节:
第 1节:快吸快呼 第 2节:慢吸慢呼
第 3节:快吸慢呼 第 4节:慢吸快呼
第 5节:深吸浅呼 第 6节:浅吸深呼
第 7节:鼻吸鼻呼 第 8节:口吸口呼
第 9节:鼻吸口呼 第 10节:口吸鼻呼
提示:可安排在早晨时间进行练习。
学习播音主持 配音是需要一个系统的体系的,是有技巧的,不能盲目的学习。
零基础想学习播音主持,配音,这里有给大家准备了系统的学习教程。
需要的可以加一下老师为心:mtbyby【备注:学习配音】
03
软口盖练习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04
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目的。
做这个练习时,开始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
05
气声数数法
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始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始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
06
气息控制训练法
①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胸腹联合呼吸法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 “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的时候,最好在空腹的时候进行。
②强控制练习
强控制练习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放声长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嘿 、哈、吼”音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样。要体会膈肌和腹肌的作用,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
③弱控制练习
第一,吸气深,呼气匀。
缓慢持续地发出“衣――”、“丝――”音。
第二,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
咬字训练
绕口令一: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绕口令二:八十八岁公公门前有八十八棵竹,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八十八岁公公不许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八十八岁公公打发八十八个金弓银弹手去射杀八十八只八哥,不许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绕口令三:小牛放学去打球,踢倒老刘一瓶油,小牛回家取来油,向老刘道歉又赔油,老刘不要小牛还油,小牛硬要把油还给老刘,老刘夸小牛,小牛直摇头。你猜老刘让小牛还油,还是不让小牛还油。
07
跑步背诗法
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始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
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 1、呼吸练习目的:掌握横膈膜呼吸方法,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使呼吸能支持歌唱。 标准:流畅、自如、稳定,寻找与嗓子合作的感觉,以腹式呼吸为主。 (1 )、吸气: A、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吸气时将小腹完全放松,边吸边向外膨胀,自然缓慢的将气息吸进小腹(意守“丹田”),小腹鼓则为吸气,小腹收则为呼气。 B 、用数数的办法练习快速吸气、换气嘴里不停地像喊操那样按“四八拍”数数,声音不要太响,数与数之间要停顿,不去想怎样吸气和换气,只要有节奏地数,留意腰部的“缓劲”和小腹起伏的动作,气息就自然而然地被动地吸入。 ( 2 )、控制: A、“慢吸 5 秒——停息 5 秒——慢呼 5 秒” “慢吸 5 秒”时,意守小腹缓慢地鼓腹吸气;“停息 5 秒”时,收复提臀,腰围膨胀,不吸气却想着吸气的感觉;“慢呼 5 秒”时,腰围保持吸气的膨胀感,意念向上缓慢地呼气。 B 、“打哈欠” 体会“打哈欠”时“气息回流”、“气息倒灌”的感觉,亦是控制气息“吸着唱”的感觉。 C 、S 音吹气 门齿轻合,嘴唇咧开,舌尖抵下齿背。小腹深吸气后,让气息从齿间细长,均匀,缓慢地摩擦而出,发出不出声音的 S 的送气长音。此时注意力放在腰、腹之间,体会气息的饱满状态。 D 、“惊讶”与“惊呆” 人在“惊讶”时气息是呈静止状态的,不吸也不呼,不进也不出,在此基础上延长时间就是“惊呆”的感觉,这时能明显感觉腰腹之间是扩张的。在坚持“惊呆了”的感觉时,就可以随意活动下巴,这是练唱者尽快体验和掌握发声阶段“吸着唱”控制气息的方法。 (3)、流动: A.叹气练习 深吸气后略做停顿,然后从胸口“嗓子眼”的位置,以叹气的感觉发出一个无声的“嗨”字,将气息痛快地叹出来。“叹气”时下巴、舌根、颈部一定要有“懒洋洋”的感觉,让腔体等着气息和声音的到来。 B、哈气练习 吸气后略停顿一下,然后张开大嘴向前哈气,主观想着边“哈”边“吸”,去建立“又呼又吸”的感觉,这时腰的周围明显膨胀。 (4)、换气: A、练习数数儿,找换气的感觉。 B、练习“狗喘气”,体会横膈膜在呼吸换气中快速颤动的情况,此时下巴与喉结往下掉往下沉,是一种“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2、呼吸的发声练习 (以下练声曲均可在最容易发声的音区里唱(中声区),半音升降上下移动,始终要保持平静、兴奋、不急不躁的心态。) 练习一:4/4 5 4 3 2 | 1 ——— || U 目的:通过这条练习寻找“吸着唱”的感觉,熟练后换成其他母音唱。(a, o, i , e) 要领: A、小腹处平静地吸气(鼓腹吸气) B、双唇拢成吹气状的口形唱U母音,音色略暗。 C、发声时感觉声音随着气流源源不断地顺着咽腔通道“吸”进胸腹之间,后腰后背有轻微的 吸气膨胀感。 练习二:4/4 1 2 3 4 5 4 3 2 | 1 ——— || m 目的:寻找咽腔与鼻腔产生共鸣振动的感觉。 要领: A、松小腹,快速轻柔地鼓腹吸气。 B、双唇合拢,下巴与前颈部完全放松,保持懒洋洋的状态。 C、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对气息加以控制,在意念里有一种气息被横膈膜往下“吸住不动的静止”感。 练习三:2/4 5 3 4 2 | 1 ——— || a 目的:建立气息流动的感觉。 要领: A、用“叹气”发声的感觉起音。又称做“舒气起首”、“软起首”。 B、下巴与前颈部“懒洋洋”地放松,且以均匀、缓慢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向下“叹气”,感觉“嘴里的气儿与胸腹之间的气儿相通”。 C、感觉声音贴着咽壁往胸口“落”,气息源源不断地顺着咽壁流入胸腹之间。 D、发声时声带与喉结没有任何感觉,“忘掉你的喉头,注意听咽腔‘落底’的音响。 E、切记声门不能漏气,而是感觉气息绕过喉头从后面的咽腔通过。 F、寻找“又呼又吸”的声音流动感觉。 练习四 2/4 1 2 3 0 | 3 4 5 0 | 5 6 5 4 | 3 2 1 0 || m i ma m i ma m i ma m i ma 目的:建立快速换气的感觉。 要领: A、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中,用“内视、内听“的感觉,在咽壁的共鸣位置上去找混在气息中松弛明亮的音色和上下通气的状态,且声音要唱得连贯,音量力度要均匀。 B、在休止符上换气时,要留意小腹的弹性和腰一缓劲儿的换气动作。 C、发声时喉底打开,音越高,胸越松,胸口越通气。 歌唱呼吸要领口诀鼓腹吸气沉“丹田”,贴着咽壁“吸着唱”。胸口松开向下“叹”,气沉腔底腰扩张。“又吸又呼”声流动,气向下“铺”因向上腰一缓劲儿就换气,被动换气不用想。“关闭”高音气倒灌,腔体松开“一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