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女性嗓音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2-05 05:35   点击:270  编辑:伊鸿   手机版

教师工作是需要大量用声的行业,其对声音的需求以及对声音的损耗,较歌星或演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统计:以45 min为一节课,每秒钟吐2个字计算,教师每堂课发声器官需要做5 400次伸张运动,若连上三、四节则达数万次之多[6]。加之有的教师发声方法不正确、用声习惯不良或基于个体生理、心理、情绪和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更使教师的嗓音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2.1 发声方法不正确 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引起各种嗓音疾病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教师因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嗓音训练,未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导致各发声器官在发声时出现不平衡、不协调的动作。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应当是运用最节约发声能量,发挥发声器官最大声学作用[7]。发生方法不正确具体来讲包括:呼吸方法不正确,声带运动调节失调,共鸣运用不良等。面对宽大的教室、众多学生,为使自己的声音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教师只能习惯性地用挤、压、卡、撑等发出喉音过重的声音,使气息、声带、共鸣得不到正常的工作,造成发声器官工作失调,产生声音障碍,长此以往,嗓音就会发生病变。

2.2 用声习惯不良 用声习惯不良包括过度使用嗓子和滥用嗓音等。过度使用嗓子是指超过个人能力、音量过大、发声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嗓音不适或疲劳;滥用嗓音顾名思义是指用嗓无节制,不讲究轻重缓急。发声器官中的声带组织很薄,发声时振动频率很高,若过度用声,就会使声带处于超量、大幅度、长时间的紧张运动,从而出现声音和器官上的反应,致使声带出现运动过渡性黏膜充血、水肿甚至黏膜下出血,引起发声功能失调性声门闭合不良,在声音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嘶哑,甚至失声。教师若课务负担过重,又不注意合理用嗓或用嗓习惯不好,经常用声过度或滥用嗓音,又长期得不到休息和调整,便极易发生嗓音疾病。

2.3 生理、心理、情绪和环境因素[8] 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发声活动,发声器官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年繁重紧张的工作易引起生理上的疲劳,生理疲劳的直接体现就是各器官的功能减退,以致轻微的感冒或是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引起说话发声的失误。当今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会或多或少的感觉到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教师更不例外,大多数教师对工作感到压力很大,其精神常常处在紧张、忧虑、压抑的状态中,这些都对说话发声的控制力产生影响。另外,学校地处城市的闹市区,教师们不得不提高嗓门来说话,这就使得喉部特定的肌肉群经常处在过度疲劳状态、燥热湿冷等各种气候变化,或大风土尘等天气也会引起发声器官的不适,尤其对健康欠佳的人。

2.4 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师个体的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嗓音的重要因素。个人生活习惯诸如生活起居无规律、睡眠不足;饮食无节制或暴饮暴食;滥用烟酒及辛辣食物或喜欢用嗓后即喝冷饮;喝水少,有喝浓茶、咖啡或用口呼吸;喜欢大声说话、长时间打电话等,均可导致嗓音问题。特别是长期睡眠不足,血液中大量乳酸积聚刺激声带,容易引起喉肌疲劳、声带充血、嗓音功能减弱,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引发嗓音疾病。

在对宁夏医科大学工作人员的嗓音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并不知道嗓音问题的影响因素,大多数教师只是认为说话时间长和感冒后持续用嗓是引起嗓音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其他因素尤其是使用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却很少关注,在平时的预防措施中也仅仅采用尽量多喝水的方法来避免嗓音问题的发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