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是及创作才能,唱功了得,乐队灵魂励志歌曲实力雄厚的歌者,
非主流的8、90后们别来偷换概念了!你们那个在香港唱不下去而跑去日本参加游艺节目跌死的呕像什么时候成为过香港乐坛大帝的?是你们封的?真是一群不要脸下流无知的驹吹,乞人憎!只会去消费一死去的歌手!无耻!
陈百强和黄家驹,谁的音乐才华更大?
都台山人,都是有实力的创作型歌手。都不爱抄作。心都真直。都英年早逝。都有属于他们的歌迷。不同:风格不同。为什么要拿他俩比挑起:同驹粉的矛盾吗?请不要消费他俩。我是紫迷但家驹有的歌也觉得不错。无聊!
咱们不这样问好不好,这不是又挑事吗?在紫迷心中,当然陈百强最好,但是家驹就不好了吗,所以请不要这样问,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造化,粉丝喜欢谁,谁就最好,都是好样的,另外,因为你这么问,有多少没有做人格局的人有侮辱性的回答,会引发多少战呢?不要因为你的笔而伤了两家粉丝的心好不好
黄家驹的真正音乐理念是什么?
首先说明,本人并不懂什么专业。
但我要说的是,要了解一个人的唱功,首先要了解这个人。
相信了解家驹的人,都知道家驹的成名经历是很坎坷的。这一点从Beyond早期的《再见理想》中就能看出来。每个处在奋斗阶段的人,听到这首歌都会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吧。
《大地》虽然让Beyond一炮而红,但我觉得这也为他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家驹是个对音乐有态度的人,他不会为了赚钱去唱歌,他要表达的是自己对爱情,对国家,对民族,对万千社会形态的真挚的看法。现实总是那么无聊,参加各种俾面派对,成为了家驹最头疼的事。呵呵,想想当时的四大天王,哪一个不是俾面派对的参与者,买弄者。
总之,家驹唱功挺好。最起码唱出了最真挚的情感,不带任何的娇柔做作,相比之下,看看当今的华语乐坛,呵呵~~你们都懂得。。。尤其还有很多的00后喜欢韩国棒子,呵呵。摆明了是冲着耍帅去的~!
黄家驹,不仅是个名字,更是一种信仰!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家驹说:“我去看第三世界不单只看贫穷,而是看第三世界的改变,看未来的第三世界,以人类的良知为出发点,用感性反思人的所作所为。非洲向来予人穷困和落后的感觉,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物质,在那里也许会成为很有意义的物质。世界不断前进,眼看他们的生命停滞下来,不禁觉得可惜。只要我们肯付出一点关注,他们也可以跟我们迈进明天。”
1990年,家驹写了一首《光辉岁月》送给为自由拼搏终身的非洲总统曼德拉。1991年,家驹把远赴非洲的回忆变成一曲真诚彻骨、蕴含着世界大同思想的新曲《AMANI》,反对种族歧视,希望世界和平,这一直都是家驹的心愿。
光辉岁月
1990年,Beyond远赴肯尼亚,并亲眼目睹了非洲人民因为战争和灾荒而遭受的苦难生活。回到中国香港以后,Beyond主唱黄家驹在报纸上读到了曼德拉被困狱中的故事,并由此产生了内心的共鸣。黄家驹认为曼德拉的精神内涵是关于抗争与希望,这与Beyond在香港艰辛打拼的背景不谋而合,于是黄家驹就创作了歌曲《光辉岁月》。
在1991年生命接触演唱会上,家驹唱这首歌前,曾畅想:“希望明年找一个,可以的话,找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和平的地方,一齐再唱歌,一齐再抛开一切压力、苦恼烦恼,去享受一个很和平很和平,好亲切的音乐会,还不好?”。让人尤为深刻的画面是——演唱中家驹做出“爱你”的经典手势,同现场的歌迷一起互动。
AMANI
在1991年生命接触演唱会演唱这首歌曲前,家驹曾说“在这里我们希望大家同我们Beyond的想法都一样,希望我们的明天会一天一天地迈向和平。”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家驹在演唱时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做出和平鸽的手势。正如刘卓辉所说:和平与爱始终是Beyond的主题,《AMANI》是为呼吁资助非洲难民儿童,呼唤和平而创作,收录在《犹豫》专辑里。家驹创作这首歌时,海湾战争刚刚结束,他从各类文章影像资料中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意在提醒人们和平也要靠自己来争取,其中“AMANI”为和平之意,“NAKUPENDA NAKUPENDA WEWE”意为“我们爱你”,“TUNE TAKE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这首歌的影响非常深远,每次乐队在现场演绎时,副歌部分都是全场大合唱。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Tuna Tak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这是歌曲的主题旋律所在,曲中不停的重现着呼唤人们爱护和平。曲终的时候,那个小孩略显沧桑的声音,唱着这主旋律,更能打动人心,在不经意间那种应该爱好和平的声音与理念,就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每一个听着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