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闭合的力量,随着声音增高,声带就必须压缩,把发声点从面变为点.我具体是这么练的.先用嘟音,找到声音的位置,然后尽量不使自己声音靠前.尽量的靠后,然后腹部给力,放松.然后我发现,气息支持给的越足,感觉就于舒服,越放松.慢慢的可以升高.我忽然有种奇异的想法.就是锻炼这种声带闭合的能力,声带是每个人都有的了,但是闭合能力却不一样,有的人闭合能力强,加上发声和传声做得好,也就会有高音.但是有的人没那么好,音域就会有所限制.可是以前看过的讨论声带闭合文章都是讲,声带闭合是可以训练的.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有发高音的能力.有的是先天有,有的可以通过后天训练. 那么怎么练习呢?首先我不打算采取传统的方法,靠练声过换声点,也不去找高位置.而是采取无声练习.直接的锻炼声带闭合能力. 具体我们首先要先了解:
1:声带什么时候是完全闭合呢? 先吸一口气,然后张开嘴巴,喉咙也张开,然后找一下,不但发不出来声音,连气也一丝不漏的这种状态.开始做的时候,腹部会很累. 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声带完全闭合了,在用力, 力的作用是相反的. 他的对抗,在横隔膜,所以才会感觉,腹部很紧. 感觉要憋死了.
2:怎么样才能让声带大部分闭合,只保留一点点来发声呢? 前面说了,声带完全闭合了,所以气息不漏,也无法震动声带使其发声.那么从相反的角度来想,我们如果只能让他漏一点点气出来.那样就是让声带留一个小口,让他来发声.但是注意,这时候的漏气,是要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而不是一边发声,声带闭合能力不足,而产生的闭合不严而漏气. 具体做法:和基本练气息方法差不多.深吸一口气,张开嘴巴,打开喉咙,吸气时要注意把气给憋住,别漏出来.然后试图人为控制的,漏一丝,多少为一丝,自己考虑,以越少为越好,漏出来一丝,然后马上又憋住.那样声带会进行这样的一个动作.本来你吸气, 让气息通过,声带张开,然后你憋住,这时候又处于完全闭合了.然后你放一丝气息出来,声带会留一点地方,那个部位是不闭合的,气息才能出来.然后马上再憋住气息.声带就又变成闭合了. 做的时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感觉腹部抽紧.刚开始做的时候如果感觉腹部很累,那就对了. 这是锻炼声带闭合能力的方法.这是方法,唱歌时还要把声带闭合的感觉用到.
唱歌时怎么让声音靠后一些
高音
这是朋友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呵呵!再次补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时候,气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为根基的,京腔讲究“丹田气”也是指的这种发声位置。
找找感觉1: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只老鼠,你会怎样?估计会“啊~”的一声长鸣,并且还有“假声”的发声位置。等你平静之后,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数再也“啊”不上去了。为何?因为你收到惊吓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紧张,(想想被惊吓的感觉,是不是全身肌肉绷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加上一股强大的气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气息),直冲嗓子眼,声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飙高音的感觉理解成“紧张”、“振作”,记住,一切以小腹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头往上扯的,是感觉重心向下的一种反弹力。
找找感觉2:见过橡皮水管吗?要水管里的水飙向更远怎么办?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就冲得更远。其实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时唱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说那是用力气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气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龙头理论,应该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觉3:地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把它搬起来吧。你一弯腰,嘴里数数:“一、二、三、走……”,我想这个“走”字你一定用了气息。我不多说了,感觉一下吧,身边有些什么重的……呵呵!这只是一些我创立的让你感觉气息的方法,不正规,但很有效。
还要告诉大家一点,表现高音的能力与你本身嗓子条件有关,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优势,比如“孙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绎不会那么费力。嗓音条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气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条件好或不好,声音都是通过气息唱出来的,就像香烟要通过过滤嘴一样,声音过滤一下会更美。
另外我还告诉大家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广阔的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色,这样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