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世界三大顶级歌后?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10-26 10:33   点击:219  编辑:王阳   手机版

1、约翰·列侬

约翰·列侬,1940年10月9日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成员,摇滚音乐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52年9月,在进入Quarry Bank初级中学之后开始喜欢上音乐;他组建了“披头士”并开始在各地的俱乐部演出,被英国女王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凭借歌曲《顺其自然》获得第43届奥斯卡最佳歌曲奖;于1994年,入选摇滚名人堂,于2004年,入选《滚石》杂志评出的“历史上最伟大的50位流行音乐家”。约翰·列侬的其他代表作品有《Give Peace a Chance》、《想像》、《Imagine》等。 

2、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美国音乐人、民谣艺术家、作家,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鲍勃·迪伦凭借歌曲《奇迹小子》先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金球奖,一直用自己的音乐影响着世界,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他的其他代表作品有《Modern Times》、《Love and Theft》、《blowing in the wind》等。 

3、保罗·麦卡特尼

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1942年6月18日出生于英格兰利物浦,英国音乐家、创作歌手及作曲家,前披头士乐队成员、羽翼乐队成员。1957年,他作为“采矿人”乐队的成员开始了音乐活动,其曾发行的单曲《Mull of Kintyre》成为第一首英国本土销量超过200万份的单曲,代表作有《hey jude》、《Yesterday》、《Mull of Kintyre》等,曾获得18座格莱美奖、肯尼迪中心荣誉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等荣誉。 

林俊杰迪士尼演唱火了,如何评价林俊杰的唱法和唱功?

林俊杰是凭借专辑《乐行者》和《第二天堂》而被大家所熟知,现在我们反过来去听他当时的唱法会发现,当时唱歌发声位置会比较靠前,这一点跟我们的方言四川话有点类似。可以听听《翅膀》这首歌。

声乐学习者应该经常在各种文章或者教学里听说过“靠前”“靠后”,但对它们的理解是相对模糊的。

我们从表象的技术上来说,最不一样,直观感受到的不同,就是: 

靠前:声音纵向走动,咬字裂开,气流刻意推挤;靠后:声音横向走动,正常走向,相对平衡状态;

最近林俊杰的新歌 《交换余生》,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他的发声靠后,更加自然。

关于声音走动的这一点,很少有声乐老师讲到,在吕智杰老师的新版《声乐自救指南①》里有专门的内容去讲解,因为只有你发声原理,你才可以灵活运用。

另外,咬字也会对发声有影响。 辅音的音节,就是BPMDTL这些音,就是会让声音往前喷,如果你平时咬字的辅音过重,很用力,就会影响声音走向,声带受累。相反,如果你去掉辅音,声音会自然靠后。

这可能也从某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歌手的咬字不清,这是歌手演绎的取舍。

我们常常听到林俊杰被称为“行走的CD”,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修辞。从吕老师的角度来说,林俊杰确实是个好的歌手,唱功毋庸置疑,“行走的CD”是个好的噱头,却不一定是个好的称呼。 

对于音乐人来说, 艺术是需要偶然的,现场的魅力,表演的意外,才造就了live的独特滋味。观众喜欢live house,也是因为,现场演出不是被完全安排好的事情,它的随机性是观众们喜欢的地方。 

说到现场,林俊杰有非常多经典的现场, 唱歌特别稳,轻松地唱,不用很大力气,喃喃自语的方式,小声讲话。而且在接近换声区的地方,他仍然能够保持平衡,声带适当闭合,发声力量轻,达到边缘化不漏气的高音。

这其实是有难度的,现在很多人唱歌容易走极端,不是极度的强,就是极度的弱,如何做到发力居中,恰到好处,是我们要学习的。

林俊杰从原来的声带拉扯,时而漏气,窝着唱,有点鼻音的感觉,到现在声音变得结实不漏气,主动闭合,甚至高音强有力的同时,还不需要推挤和大喊。 

我们常听大家评价林俊杰为‘行走的CD’,这无疑肯定了林俊杰的歌唱实力,他有着他特色鲜明的歌唱风格。从早期到现在的歌曲都可以感受他是个在唱功上保持着进步的歌手,特别是他有很多经典的现场,唱歌特别的稳。

我觉得林俊杰的唱法和唱功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林俊杰的声音很有自己的特色,在唱歌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看家本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