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零基础
一、歌唱的姿势
歌唱的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声带的运动以及腔体的共鸣。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往往会带来诸多毛病,例如:端肩、锁肩、吸气提胸等不正确的歌唱姿势会造成呼吸紧、吸气浅等毛病。
歌唱时的正确姿势是:1、身体要直,切勿弯腰驼背;2、重心要稳,切勿东倒西歪;3、双肩放松;不要端肩;4、上胸放松,不要提胸吸气。在唱歌时,初学者最好对着镜子练,这样可以及时纠正不正确嗯歌唱姿势。
二、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发声方法正确与否,呼吸起了决定性作用。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有四种:锁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但是孤立的呼吸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在唱歌时应该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也就是在歌唱中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进行呼吸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运用此种呼吸法去唱歌能够很好的做到“气沉丹田”。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诀窍在于:吸气时我们要依赖横膈膜的下降和肋骨的运动引起胸廊的扩张,将气息吸入肺部;呼气时,我们要依赖横膈膜的上升和腹腔的压力将气息均匀呼出,呼出的气息要能保证声带获得适度均匀的空气压力。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吸气时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最底部,感觉就像气息在腰间。胸部和双肩放松,切勿抬起。此时把两只手撑在腰间,会感觉到腰间有明显的扩张,这就是横膈膜已经撑起了,只有吸到了这个状态,才代表气息吸下去了,这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
2、横膈膜在呼气时仍要保持吸气时的撑起状态,不能一下子放松,只能说逐步放松,要努力控制气息徐徐吐出,做到有控制的呼气。
3、吸气与呼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如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所说:“歌唱就是呼的肌肉和吸的肌肉的对抗的平衡,呼吸就是吸与呼的对抗产生的压力。”
二、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视频教学
1 唱歌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2 唱歌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发音和声音的控制、节奏掌握、演唱技巧等。3 如果想要更好地掌握唱歌技巧和方法,可以参加唱歌培训班、观看相关视频、多听多唱、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延伸。
三、唱歌技巧与发声
1、哨音发声技巧
保持身体正常端坐或站立姿式,放松,嘴角尽量后牵,张大口,自然露出牙齿,舌头放松自然悬空于口腔中部,下腹用力,喉咙稍紧张,大声发"A"音(发音皆按照汉语拼音,即"啊")
2、按照汉语拼音发音,在发出"A"音后,尽量保持口腔形状不动(如含物状),唇形尽可能平滑变化,使发音从"A"音变为"O"(音"噢"),再变为"U"(音"乌"),稳定在"U"上3~5秒。
3、持续进行A-O-U(啊-噢-乌)母音变换,练习者可以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变化,从中可以捕捉到微小的金属般的泛音,象口哨音一般,似乎在来来回回走动,这就是泛音。
技术要点
1、母音变换的整个过程,都要尽量保持口腔尽可能大张(如含物状),但应是自然而非过于用力的,使口腔共鸣腔尽可能地大。母音变换从"A"开始,也主要是这个目的。
2、母音可以在喉和声带放松自然的情况下发出,也可以模仿呼麦歌手常见的"挤压式"发声(憋紧喉咙的感觉,但不要过分)。在前种情况下,舌头稍紧张,舌根自然稍稍后缩,舌头保持自然状态在上下颚之间,不上抵上颚也不下抵;在后者情况下,舌头后缩更多(挤压式发声所致),更贴近上颚,但仍然不抵住
四、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教程
注意吐字发音,喉结发声,气息要稳
五、唱歌的基本技巧和发声方法
1.
歌唱的姿势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头抬起来高音紧了。喉咙也会发紧,不松。正确的是:头应稍低,但别太低。 头部有很多共鸣,声音在头部产生共鸣,声音就大。
2.
歌唱时,尽量避免用那些与唱无关的肌肉。控制呼吸用横隔膜时尽量不牵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东西那样使劲,那样会将所有的腔体关闭起来,把声音也关紧了。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的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动作,唱时只用横隔膜。
3.
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很简单,当你困时,一面讲话一面打呵欠,这时候喉咙就打开了。打开喉咙比打开嘴巴更重要!这样唱起来的声音比只张嘴不打开喉咙的声音更亮些。所以,嘴要与喉咙一起张开,最好后面张得更大些!如同用一个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颈部喉咙处,漏斗尖在面罩处。如果声音位置已全部进入面罩,声音就能从最轻逐渐唱到最强。
4.
声带如同橡皮筋,既能拉长也能撑宽。但如果一个人不是正常发挥自己真正的音质,而是故意的撑大中、低声区的声音,这样高音是无法唱上去的。即使唱上去,发出的声音也是大摇大摆的。
5.
正确的声音位置是:按高声区声音的宽窄极限与高位置,去定中、低声的声音音量及位置,而不是将中、低声区的声音故意撑大个音的往上练,唱第一个音时,喉结放下,再往上唱第二个音,控制喉结不动,练好了第二个音,再往上练第三个、第四个,逐步增加。
六、唱歌技巧和发声教程
唱歌的技巧:
1、学会使用气息,单纯扯着嗓子用气唱会感觉疲惫。
2、唱歌时,喉咙和身体都要放松,深吸一口气,气息会自然沉入下丹田。
3、保持身体直立,这样可以保持气息的畅通。
4、唱中低音部分要多用腹腔,高音部分多用头腔且气息要快速,用力顶。
5、为了感染听众,唱歌时要带有感情用心演唱,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歌曲中。
6、练习发声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切勿过度使用嗓子。
七、唱歌技巧和发声全套教程
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八、唱歌技巧及发声方法
1.
呼吸在歌唱中不仅是发音的动力,也是声波传导至各共鸣体的工具。因此,掌握好呼吸技术至关重要,对于形成歌唱的发声质量的优劣起决定作用。
2.
声带是歌唱的发音体,声音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带的运动和变化,是由喉室内软骨和肌肉的动作来调节的,这些调节很难直观察觉,所以对发生器官的训练,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之上。
3.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共鸣发挥作用了。
4.
咬字吐字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这些器官的活动时的位置和着力部位的不同,形成了元音和辅音。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之平时说话时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咬字(字音或母音更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
九、唱歌的技巧和发声方法视频教程
学唱歌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1、正确的呼吸方法,要通过腹式呼吸来控制气息;
2、正确的发声方法,要通过喉咙和口腔的协调来发声;
3、掌握基本的音程和节奏,可以通过练习唱几个简单的歌曲来掌握;
4、多听多唱,可以通过听唱一些好的歌手的歌曲来学习他们的唱法和技巧;
5、坚持练习,要每天坚持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唱功和表现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唱歌培训班或请专业的唱歌老师指导来提高唱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