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音乐是艺术还是一种科学?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1-10-30 08:21   点击:54  编辑:admin   手机版

音乐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科学性决定本质进步,艺术性给与广度中的个人审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种科学,具有科学底层规律支撑。音乐也不例外。

比如:雕塑艺术的黄金比例:0.68,是人类情有独钟的审美偏爱;

比如:绘画艺术的色彩冲突:梵高,向日葵之中色彩,正是人类能感受到的最佳色彩;

这一切共性,都会在认知的成熟性下,具有科学的色彩。以下具体阐述一下音乐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音乐的艺术性比较好理解,听觉艺术会在特定情境下,针对于不同的人拥有的不同遭遇、心情、心理、性格而产生不同的联想反应,再更具这种联觉反应展现出不同的感性活动。这便是音乐的艺术性。

但是音乐的科学性,实际上十分复杂,包含着我们的对于世界科学的未知性。以下几个例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为什么音乐的音高是固定震动频率而确定的?为什么八度的赫兹比恰好是整数倍?为什么小二度的音高,给与人极度不安感?为什么大四度音程,给与人强烈的稳定感,正义感?为什么和音理论对于一切音乐具有共性?要回答这些底层问题,在艺术性角度上是不可能讲得通的。必须从科学性角度出发。

人类音乐的进步,或者是人类对于音乐的认知性,本质上是对于声波的科学性认知。不论是十二平均律还是五度相生律,还是纯律,本质性上都是数学性的突破,给与体现的声波规律性反应。

可以说,将目光放在以整个人类音乐为目标时,就会发现音乐其实是一种科学体现。因为人类音乐的创造性进步,都是从科学角度出发,进行唯一化尝试。这种科学性,并不影响个人对于音乐的艺术感性理解。但同时也宣告着:

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1:物理性震动频率决定音高。

这是一条音乐公路,当汽车按照固定的速度驶过,轮胎和地面的凹槽产生摩擦后,迫使空气产生固定频率的震动,进而产生固定音高,形成单音。将这些单音统一排列,一首音乐就在车轮下产生了。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好比一个留声机。但是他触及的底层音乐科学性极为深刻:

任何物体的震动频率达到一定程度,将产生同一个固定音高。

这种世界的规律性,在人类听觉之中的体现,直接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声乐统一性,具体如下:

只要震动频率达到32.75HZ,所发出来的音高,必定是C1。

只要震动频率达到65.41HZ,所发出来的音高,必定是C2。

C2:C1=2;

在这个赫兹程度之中,将八度拆分为十二等份,就形成了如今普及度最广的十二平均律。这种根本性的科学设定,完成了全球音乐的统一性,任何乐器都具有同一套乐理音高,而作为十二平均律最完美体现的钢琴,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乐器之王。

而在几百年前,由五度相生律为主流的时代,提琴才是乐器之王。同时五度依旧保持着最高统一性的乐器,严谨性大于钢琴。但不论是十二平均律还是五度相声律,都必定满足在HZ决定音高的前提性科学角度下。

与此同时,衍生而出的绝对音准,本质上就是针对于HZ的敏感程度。比如开水壶的沸腾声音高G5,比如玻璃破碎的C6,比如敲打不同水位的玻璃杯产生的不同音高。

所以,从根本性上讲,音乐在科学性上的统一性,才是声乐知识搭建的基础。这也是音乐是科学的最大核心。而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我们人类还不知道原因。只能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2:音程关系,决定听觉色彩;固定赫兹频率,将产生固定的情歌倾向,这是古典钢琴在作曲上的核心运用。

在流行音乐之中,最常用的旋律音高是do、re、mi七个音,这七个音对应着八个度级,而这八个度级包含着基本的情感倾向。

我们用一点例子来举例说明:

《国际歌》、《马赛曲》为什么听起来让人热血澎湃?Beyond的《海阔天空》为什么听起来那么具有感染力和力量感?

在作曲的角度,因为他们用了大量的四度音,不仅仅是和弦的四度关系,更是旋律音高的四度关系。而四度关系,在科学角度上是八度之中最具有明亮色彩和稳定性的音程,这种明亮色彩给与了四度音无与伦比的正面心理暗示,正义感便悠然而生。

底层框架是无法解释的,我们只能知道结果:按照四度音的频率比例:1.33,进行的前后音对照,形成的上行听觉,就是具有这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相同的,小二度的音程具有极度紧张感,三度音程具有完美的过渡能力,五度具有完美的高潮推进能力,六度具有冲突爆发的紧张感烘托能力,七度具有不和谐音能力,八度具有平和递进的情绪能力。

这种单纯的音高关系对应的心理暗示,是人类作曲的主要研究方向。

只是不同于流行音乐常用的七个音,三分钟,人类作曲的话语权在与四十分钟、两个小时等乐章上,同时基础音不再是7个,而是12个;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非等量级,造成了两者的深度关系。相比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就像是个婴儿一样幼稚简单。而好的流行音乐,一定是具有音乐本质性科学角度的区别。

比如,平克弗洛伊德的《迷墙》具有的迷幻色彩是如何在音乐作曲、配器、演唱等纯听觉领域实现的。这种突破性艺术,才是音乐艺术在流行音乐内容的提升。

最后,音乐艺术是极为复杂和美好的艺术,他的突破性,往往标志着我们人类对于世界的本质性认知的突破。希望,音乐能够越来越普及,也希望科学也会越来越普及。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